1 / 8
文档名称:

《百年孤独》在虚无的世界里实在地活着.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年孤独》在虚无的世界里实在地活着.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1/7/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年孤独》在虚无的世界里实在地活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百年孤独》在虚无的世界里实在地活着
  《百年孤独》是一本奇特的书,经得起反复阅读;也只有反复阅读,才领略到它内容的博大精深,语言表达或故事讲述的充实匀称。初读之下,可能会感到书中的人物、事件太过繁杂热闹,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唯恐迷失在热气腾腾歧路莫辨的原始密林里。
  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一本快活之书,这也有道理。但我以为,这本书透露的快活,与庄子的化蝶、逍遥游、击缶而歌、跟骷髅交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等,可以相提并论,与其说那是一种快活,不如说是在了悟世界的荒诞和存在的秘密之后的放诞与纵情。也可以套用小说中的话来说,这本书看起来很疯狂,其实是最理智而清醒的一本书。
  从故事情节构架来看,这部小说整体上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更迭一样,循环、渐变地分为彼此关联的四个部分。春天,是作者笔下的世界马孔多的初创时期,天地不仁而任万物生长。第二部分是关于马孔多第二代生民的核心人物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残酷岁月及其故事,这时也是布恩迪亚家族绵延兴旺的年代。小说在描写家族繁盛和上校履历时,也采取了那种与自然生命相类的、彼此交织前后勾连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典型地显现在这个句式里:“多年以后,在临终的床榻上,奥雷利亚诺第二将会回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六月午后,他走进卧室去看自己的头生子。
”小说的第三部分好比渐露肃杀之气的秋天,家族走向老迈而衰败。其间,已经变成现代化城市的马孔多发生了惨绝人寰却又波澜不惊的大屠杀,唯其波澜不惊,才使得世界的残酷、邪恶达到了恐怖的极致。第四部分写家族的凋零与马孔多世界的毁灭。而在马孔多的世界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依然在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带着无数的凋零和毁灭。
  也可以说这本书是一首诗,这不仅因为其主人公之一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是一位诗人。事实上我们只知道他曾经不停地写诗,并没有看见他写的是什么,只知道他成长、恋爱,发动过32场战争,在这些过程或间歇中写诗,又在写诗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清醒、务实,最后走向诗的反面,成为一个专心致志制作小金鱼的工匠。这样说也不仅因为小说语言的铺张华丽、充满***堪比诗的语言,更是由于小说有着诗的构造和声音,诗的气韵和节奏,正如壮丽而无情的大自然及其四季的更迭是一首伟大的诗一样。
  曾经有很多中国作家、研究者注意到并且津津乐道下面这个句子,以表明他们研究过并且懂得这本书:“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但对如下情形大家似乎就不大感兴趣了:从开篇直到主人公真的面对行刑队的那一刻之前,这么一句话,更准确地说是这样一个句式,重复出现了多少次?在什么情形下重复的?为什么这样重复?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能注意到小说在结构上和思想上的诗性特征。
  这个句子第一次出现时带出了“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还是马孔多世界的草创时期。冰块是流浪卖艺的吉普赛人带来的。在带冰块的吉普赛人来临之前,曾经有另一拨吉普赛人先后来过四次,依次带来磁铁,望远镜和放大镜,葡萄牙人的地图和航海仪,炼金实验室,每一次都给马孔多带来震荡和变化,激发一代人奋发图强以“享受科学的好处”。第二次用这个句子,事关另一个主人公,“多年以后,面?π行潭樱?阿尔卡蒂奥将回想起梅尔基亚德斯为他朗读那一页页不可理解的文字时的颤抖”。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