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二五规划在股市中一、大消费消费的崛起主要是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待的, 因为过往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净出口及投资,在目前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 这样的发展战略势必越走越窄。大消费概念板块包括医药、零售百货、服装、食品饮料等, 扩大来讲是包括内需的方方面面, 这些板块近一年来的表现有目共睹。展望十二五规划, 按照中信证券的研究, 预计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 左右的前提下, 最终消费率将从 2010 年的 % 提高到 2015 年的 % 左右,远期目标是到 2020 年,最终消费率达到 65% 左右。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政府需要在两方面做出重大决策, 一是调整收入分配: 包括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等; 其次是加快城镇化, 最重要一点是农民工的市民化,2 亿人口的落户、稳定就业、进入保障, 这将形成大量新增需求,这其中还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基于此, 预计十二五规划对经济转型会重点阐述, 大消费板块也将是未来长期关注的焦点。二、高铁及城轨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中,公路、港口、机场等建设已经相对完备,而铁路建设由于高铁及城市轨道和城际快速通道的建设, 会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最大的一个亮点。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 202 0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目标为 12 万公里(目前为 8 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由 万公里, 电化率为 60% , 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铁路建设的大发展带来的投资非常大, 预计在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额将超过 3 万亿元, 加上由此带来的相关投资, 这个将是十二五期间投资拉动经济的重要支撑点。由此相关的板块也将会保持持续稳定地增长。三、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在十五及十一五规划中都有阐述, 十五规划中第五章第二节“发展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 强调还是传统概念的生产性服务业;而十一五规划中则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在其中专门用了一章即“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来阐述,内容涉及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方方面面。但为什么我们还认为生产性服务将还会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呢?主要是我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有可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道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很重要的原因是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出口附加值的提高,使得国内企业不得不围绕价值链低端进行生产经营,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生产性服务在制造领域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 从最初以辅助管理为主的润滑剂作用,发展到 20 世纪 70- 90 年代以管理支持功能为主的生产力作用,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转向以战略导向功能为主的推进剂作用。对应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将深化第二阶段并逐步扩展到第三阶段发展, 其对制造业的作用由辅助支持功能转为战略导向功能。具体表现为, 将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