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金融市场主体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46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融市场主体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7/3 文件大小:1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融市场主体PPT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一节 个人和家庭 individuals and households
通过本节的学****主要了解家庭为什么会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之一;家庭在金融市场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什么;以及家庭在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活动领域和方式。
第1页/共28页
2
家庭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
又称个人部门( individual sector ),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家庭部门都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是金融工具的主要认购者和投资者。一般情况下,家庭部门的收入总是大于支出,原因不外节俭或预防不测。
家庭部门因其收入的多元化和分散特点而在金融市场上成为一贯的投资者和供给者。正因为这个特征,才使金融市场具有了广泛的参与性和聚集长期资金的功能。可以说,如果没有家庭部门作为主体,金融市场便缺乏迷人的魅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要大打折扣。
家庭在金融市场中的活动领域与方式:家庭部门因投资目的的五花八门而使其活动领域极其广泛,遍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第2页/共28页
3
个人与家庭的资金主要来自储蓄。
我国、日本和美国的储蓄率有何不同?为什么?储蓄率越高越好吗?为什么?
案例分析
我国的高储蓄率与节俭悖论。
第3页/共28页
4
第二节 企业(corporation)
通过本节的学****主要了解企业为什么会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企业在金融市场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要活动领域和方式。
在任何国家和地区,企业都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因而也是金融市场运作的基础。
企业在金融市场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既是资金的需求者,又是资金的供给者。
企业对资金的供求,是通过筹资和投资活动实现的。
第4页/共28页
5
一、企业的筹资活动
(一)筹资的目的
短期目的——改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结构。企业财务结构包括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和股本结构。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提高企业价值和筹资能力,降低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据统计,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负债比例在40%左右,基本合理。但也有一部分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够合理,负债比例在50%以上,这使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和财务风险。配股筹资的特点之一是所筹资本为权益资本,通过配股一方面可以增加权益资本的比重,使债务比例降低;另一方面可用配股资金偿还债务,以权益资本取代债资本,使债务额大幅度下降。例如,,,如全部用来偿还债务,可使负债比例从70%下降到50%,每年可节约财务费用3000多万元,效益十分明显。对于负债比例正常的公司来说,配股可以提高其债券的评级。影响债券等级的因素之一是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来说,一家企业的债务比例越低,其偿债压力就越小,债券等级就越高。高等级的债券不仅发行顺畅,而且利率较低,可以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因此,在配股的同时也就提高了公司运用债券工具筹资的能力。
第5页/共28页
6
股本结构是指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所占的比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股一般要占到60%-70%,国有股比重在40%-50%的也有一些。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 国有经济要从某些行业适当退出。为此,证券管理部门制定了国有股配售计划,两家试点企业,中国嘉陵和黔轮胎已经实施了国有股向社会公众股东的配售。从控股角度看,30%的股权就可相对控股,50%的股权即可绝对控股。过高的国有股比重既不利于国家集中财力有目的、有重点地经营好重要行业的骨干企业,也不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在国有股尚不能上市流通的情况下,过高的国有股比重显然会使国有资本沉淀、凝固,降低了国有经济的活力。通过配股可以改善股本结构,降低国家股比重,提高社会公众股比重。在配股活动中,国家股往往放弃配股资格,并将配股权转让给社会公众股东,这样一方面使国家股股东获得转让收益,另一方面使社会公众股东认购更多的股份,增加了公司的现金资产。除配股外,通过将国家股转让以减少所占比例,并实现国有存量资产的变现也是近年来上市公司资本动作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1998年有40家公司转让了国有股权。通过转让不仅优化了公司的股权结构,而且成功地实现了资产和业务的重组,不少传统行业的公司由此进入技术、资本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长期目的——扩大生产规模。
第6页/共28页
7
(二)企业筹资的方式
企业向外部筹措资金既可采取向银行借款方式,亦可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一般来说,在金融发展的早期,企业多通过向银行借款满足资金需求,原因:一是那时信用贷款在贷款总规模中仍占很大比重,贷款多属资本贷放性质,企业能因借款而扩大生产规模;二是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