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A】.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A】.doc

上传人:raojun00002 2021/7/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A】.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A】
其中 早莺争暧树 、 新燕啄春泥 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 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
3、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季节特点?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参考:
⑴ 萌 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
⑵ 次第 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⑶ 渐渐 ,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⑷ 簌簌 ,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
⑸ 载 ,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研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2 段。
提问:课文中写道: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句话:也可以改作: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唱了,也好像大自然在催促要赶快割麦插禾。
请学同们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⑴区别:第一句只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第二句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⑵认为第一句好,句子形式有变化,活泼。第二句子整齐美。
研读第3段:
请一学生朗读,思考: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讨论明确:
物候──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人民称它为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