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全部应用和规律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652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全部应用和规律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7/4 文件大小:6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全部应用和规律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海平面
1000米
500米
1500米
某点到地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

第1页/共27页
1、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 。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二、等高线地形图
如何才能把这些高低不平的地形准确的表示在地图上 ?
第2页/共27页
2、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第3页/共27页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判断基本地形
(1)、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
(3)、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4)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
(5)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
第4页/共27页
中间疏四周密
密集
稀疏
中间疏四周密
稀疏平直
较高
高,超过500米
较低,一般(相对高度)不高于500米
200米-500米
低,0米-200米
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坡度平和
四周高中间低
平坦广阔
第5页/共27页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分层设色地形图

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一般规律是:
蓝色表示海洋; 绿色表示平原;
褐色表示高山;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第6页/共27页
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谷
第7页/共27页
3、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图
归纳:基本地形的判读
1、山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的三角形代表山顶
2、盆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减小
3、山脊:等高线由海拔较高向海拔较低处凸
4、山谷:等高线由海拔较低向海拔较高处凸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第8页/共27页
1、基本地形名称判断
山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盆地、峡谷等。
A
B
注意:示坡线
三、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山地
盆地
如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
(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表示降坡方向)
第9页/共27页
A山谷
B山脊
D陡崖
C鞍部
一般在陡崖处能形成什么地理景观?
一对山谷线和
一对山脊线交汇处
第10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