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信用卡犯罪案件侦查
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是指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以及伪造信用卡等金融票证的行为。(一)侵犯的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票证管理制度。金融票证是商品交换和信用活动的产物,它对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益;及时进行商品交易,促进商品流通;及时清结债权债务,节省流通费用以及规范商业信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各种金融票证的行为。所谓伪造金融票证,是指无权制作金融票证的人假冒他人或虚构他人的名义擅自制作金融票证的行为。所谓变造金融票证,是指擅自对他人的有效金融票证上所载内容进行变更的行为。伪造和变造金融票证的结果都产生“假金融票证”,但伪造是一种完全的造假行为,变造则以真实的金融票证为基础,变造后的金融票证并未完全否定原来的有效成分。本罪在客观上可以由下列行为构成:
1.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汇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本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这里所说的本票仅指银行本票。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伪造汇票、本票、支票,是指行为人仿照真实的汇票、本票、支票的形式、图案、颜色、格式,通过印刷、复印、拓印、绘制等制作方法,非法制造汇票、本票、支票的行为。变造汇票、本票、支票,是指行为人在真实的汇票、本票、支票的基础上或者以真实票据为基本材料,通过剪接、挖补、覆盖、涂改等方法,对票据的主要内容,非法加以改变的行为。如改变出票人名称、持票人名称、金额、有效期等。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的伪造还包括假冒他人或虚构人名签章的行为。无变更权的人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有关记载事项加以改变的构成变造,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罪与其他伪造、变造型犯罪不同。
2.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伪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是指行为人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非法印制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款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行为。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是指行为人在真实、合法的银行结算凭证的基础上或者以真实的银行结算凭证为基本材料,通过剪接、挖补、涂改等手段,对银行结算凭证的主要内容,非法加以改变的行为。所谓委托收款凭证,是指收款人在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时,所填写的凭证和证明,
有邮寄和电报划回两种。所谓汇款凭证,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收款人时,所填写的凭据和证明。所谓银行存单,是指由储户向银行交存款项,办理开户,银行签发的载有户名、账号、存款金额、存期、存人日、到期日、利率等内容的存单。 3.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伪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是指行为人采用描绘、复制、印刷等方法仿照信用证的模式、内容制造假信用证的行为或者以编造、冒用某金融机构的名义开出假信用证的行为。伪造信用证主要是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的根本不存在的银行开出信用证或者通过假冒有影响的银行的名义开出假信用证的手段伪造信用证。所谓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是指行为人在原信用证的基础上,采用涂改、剪贴、挖补等方法改变原信用证的内容和主要条款使其成为虚假的信用证的行为。伪造、变造附随的单据、文件,是指行为人在使用信用证时伪造、变造提单等必须附随信用证的单据的行为。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根据作为进口商的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受益人的一种在其具备了约定的条件以后,即可保证由开证银行或支付银行支付约定金额的保证付款的凭证。
所谓附随的单据文件,主要有运输单据、商业发票、保险单据三种。运输单据,是指表明运送人已将货物装船或发运或接受监管的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等。保险单据是关于货物运输保险的单据。由于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运输路途遥远、时间较长,为避免因长途运输或遇有意外情况货物受到损失,对货物有保险利益的人大多采取为货物投保的方法以转移由此造成的损失。商业发票是卖方向买方签发的货物价目总清单。在商业发票中,卖方要对所作的交易作客观的全面的叙述,因为商业发票不仅是证明卖方已履行了合同的凭证,而且是海关实行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依据,是买方验收货物的依据。使用信用证除附随上述单据外,有时还需要附随其他的文件,如领事发票、海关发票、出口许可证、产地证明书等。
(三)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