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17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友明 2021/7/5 文件大小:1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TTMSHHJ8】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精选文档
1 总则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 建筑等级划分
等级
发车位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一级
20~24
10000~25000
二级
13~19
5000~9999
三级
7~12
1000~4999
四级
6以下
1000以下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发车位 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站前广场 Plaz Before The Station
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停车场 Coach Parking Lot
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站房 Station
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行包装卸廊 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 站址和总平面
站址选择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
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
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
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总平面设计
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
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
3 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
4 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二级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宽度均不应小于4m;
2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m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
3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距公园、学校、托幼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距离不应小于20m;
4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视距。
汽车客运站站内道路应按人行道路、车行道路分别设置。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主要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
4 站前广场
站前广场应与城市交通干道相连。
站前广场应明确划分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域、活动区域及服务区域。
旅客进出站路线应短捷流畅;应设残疾人通道,其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 的规定。
站前广场位于城市干道尽端时,宜增设通往站前广场的道路;位于干道一侧时,宜适当加大站前广场进深。
5 站房设计
一般规定
汽车客运站的站房应由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及驻站、办公等用房组成。
站房设计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客流、货流安排合理,有利安全营运和方便使用。
汽车客运站的候车厅、售票厅、行包房等主要营运用房的建筑规模,应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
一、二级站的站房设计应有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设施。三、四级站的站房设计宜有方便残疾人的设施。
严寒及寒冷地区的站房建筑应有防寒设施;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应采取隔热、通风、降温措施。
候车厅
候车厅使用面积指标应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计算。
候车厅室内空间应符合采光,通风和卫生要求。采用自然通风时,室内净高不宜小于。
一、二级站候车厅内宜设母婴候车室,母婴候车室应邻近站台并单独设检票口。
候车厅内应设检票口,每三个发车位不得少于一个。当检票口与站台有高差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得大于1/12。
候车厅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候车厅室内空间处理应采取吸声减噪措施。
候车厅应设置座椅,其排列方向应有利于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