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蛇 2.ppt

格式:ppt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蛇 2.ppt

上传人:yzhluyin1 2016/6/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蛇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蛇冯至冯至( 1905 — 1993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 1921 年考入北京大学德文系, 1923 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 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 在诗歌界反响甚大, 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929 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 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赴德国留学专攻德国文学,兼修美术史和哲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1941 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 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十分出色, 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小说的代表作有《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伍子胥》。传记《杜甫传》, 论文集《诗与遗产》。译著有《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写作缘由(导读 P23 ) 整体赏析全诗分为三节。第一节: 写蛇的游走(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蛇的意象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隐喻开始,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产生了新的意义, 表达了恋人不在身边, 诗人倍感“寂寞”之情。“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 形体修长而冰凉无言),也是当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寂寞的写照, 表现抒情主人公深沉的相思。用“梦”而不用“见”字,好不好,为什么? “梦”是姑娘在想念, “见”则似乎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 同时,“梦”字又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 有着暗联的作用。第二节:写“蛇”的“相思”(乡思为相思谐音)。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间接表现法:“我”的寂寞──蛇;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草原;草丛与姑娘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经过三个转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第三节: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梦境”的多种理解: 如她的心境, 她的爱意, 她的希望, 她的理想, 甚至她对“我”的感情等等。“像一只绯红的花朵”,一方面是暗示姑娘心境、感情,另一方面也隐约地暗示“我”的意愿, “我”的企盼。这时,抒情主人公也就非常心满意足。这种写法,有诗情诗趣,把“我”的爱意,她不在身边时的寂寞的心,化成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给人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