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民政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 期间,全市民政工作基本思路是: 服务大局、保障民生、促进发展、加强管理、健全体系、提升服务 。继续坚持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的宗旨,紧紧围绕 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 这一中心,充分发挥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两种力量,切实解决困难群体、优抚群体、三孤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在 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发扬民主 上下工夫,在 十一五 基础上,继续深化完善各项工作,打造新的亮点,整体推进 民政事业协调发展,促进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层政权建设、优抚、安置、双拥共建、社救、老龄事业及社会事务等各项工作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十二五 期间,要进一步健全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整合,认真做好城乡低保与城镇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衔接工作,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无缝对接。要继续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城镇低保在 十二五 期间要随着城镇人口增加逐步扩大覆盖面,要由现在占城镇总人口的17%逐步扩大到21%,最低生活保障线由现在的每人每月195元提高到230元,月人均补差由现在的138元提高到170元;
%达到10%,最低生活保障线由现在的年695元达到900元,人均月补助金由现在52元提高到70元。
2、进一步提高农村 五保 供养能力。 十二五 期间,农村 五保 在做到应保尽保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集中供养能力。在现有12所敬老院的基础上,再建三至五所省一级敬老院,使省一级敬老院达到14所左右,省二级敬老院一所以上,床位数由现在的1200张达到1500张以上,使集中供养率达到45%;
对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老人,按月足额发放五保供养金,实行居家供养,由乡、村发动群众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解决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生活问题。
3、进一步提升救灾救济能力。在 十二五 期间,要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和救灾监控探视制度。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要完成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任务(计划修建在茶垭乡,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库容4800立方米),建立起市、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应急指挥平台,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救灾应急预案,搞好救灾应急演练工作,不断提高灾害救助能力。要积极争取救灾资金和救灾装备建设,建立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基金,每年财政要安排不少于60万元的救灾应急资金,确保灾民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的调查摸底、项目争取和实施工作,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要认真安排好困难群众、受灾群众春荒和冬令时节的基本生活,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4、以社会救助福利中心为载体,争取社会化养老工作取得新进展。随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