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凤城市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增产效果的研究
凤城市位于辽宁的东部山区,耕地面积93万亩,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全县耕地土壤呈微酸性到酸性,-,,%。这类土壤是我县的中低产田之一,种植玉米平均单产150-250公斤。改良这类土壤使其地产变中产,是提高我市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这类土壤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过酸不利于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有机质的矿化率。几年来试验利用石灰改良酸性土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今年在兰旗、草河、大堡、白旗等十二个乡镇大面积示范,。据示范田结果表明:-,-;全市酸性土改良共增产粮食500万公斤,增收550万元。
,耕型壤质深淀黄土状棕壤,耕型壤质深淀黄土状潮棕壤,耕型壤质深沙底坡潮棕壤四个土种。2011年大兴乡农业站在耕型壤质深砂底坡积潮棕壤土壤试验,亩施石灰50公斤,,%;亩施石灰50公斤,,%,2012年兰旗乡在耕型壤质深砂底坡积潮棕壤试验,亩施石灰75公斤,亩增产玉米39公斤,%;亩施石灰75公斤,亩增产大豆42公斤,增产55%;,亩施石灰50公斤,,%。
据今年兰旗、草河两个示范园调查结果表明,改良酸性的增产效果与以下两个要素有关:
1 与石灰的施用量有关
-,水稻亩施石灰50公斤,60公斤、70公斤三个处理,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在这三个处理中,石灰用量递增,增产效果依次增大。
2 与土壤酸碱度有关
-,PH值越小,施用石灰增产效果越大。,亩施石灰50公斤,亩增产水稻5公斤,%,亩施石灰60公斤亩增产水稻仅7公斤,%,,亩施石灰50公斤,,%,亩施石灰60公斤,,%。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早成熟。1982年大洼乡调查,玉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