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论述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 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 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1. 秦俑的写实作风面对秦俑坑遗址现场, 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大、多、真”。“大”即陶俑、陶马的形体高大, 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多”是指数量众多, 和秦国的左、中、右三军相近, 显示了一种恢宏的气概和巨大的力量。“真”则是形象记录了许多富有个性特征的秦国真实战士, 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 2. 秦俑的形象塑造秦俑不是自然摹拟真实人物进行形象塑造的, 而是经过提炼概括, 仅求其形似。它所注重的是精炼地表现大貌。为了达到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都做了必要的艺术夸张和重点刻画。秦俑的造型表现了工匠在塑造人物的体、量、形、质等方面,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形体结构的一般规律。不仅如此,秦俑造型还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精神、气质融为一体,体现了“形具而神生”的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秦俑不仅较成功地把握了整体,而且也注意到细节刻画,在技法上把圆雕、浮雕、线刻有机地结合, 既表现出大的立体形象的体、量、形, 也不排斥对某些细部做精细的刻画。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感, 这些都标志着雕塑艺术已进入了成熟期。 3. 秦俑的神态刻画秦俑比较突出的成就, 是善于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着意刻画, 塑造了包括不同官阶的将吏; 不同兵种, 不同年龄, 不同面容和性格的众多战士, 以及来源于关中、西南、西北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各种人物形象 4. 秦俑的彩绘艺术秦俑彩绘的特点一是色调明快、绚丽, 二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色。秦俑衣着以大红、大绿、粉紫、天蓝等色为主要服色, 另外, 也十分注意衣服的装饰, 领口、襟边、袖口等都镶有彩色衣缘, 鞋口沿、靴梁上也押着花边, 鞋带、冠带也都是彩色的绦带。服色艳丽, 色调热烈。在绘与塑的关系上, 注意到二者互相补充、配合, 显示了绘塑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总之,秦俑艺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那既写实而又精于提炼和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代所继承,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 简要论述唐代仕女画的代表性画家及艺术特点? 答。唐代以前的画家,大都以人物画为主,就是少数以山水、花鸟或其他画种见长的画家, 也多是擅长人物画的。但以妇女为主体, 描写现实社会的妇女活动为主要题材的仕女画, 则出现在盛唐以后, 其代表画家是张萱与周昉。仕女画又称士女画。从盛唐开始, 直至宋代之后,仕女画表现的题材大为开拓,从原先描写贵族妇女拓展到各个阶层,举凡村姑、仙媛、闺秀、渔妇、丫环、歌妓等都进入了画家创作的行列。唐代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的绘画创作更加发展, 反映贵族生活的风俗, 代表人物有张萱和周昉。张萱、周昉画人物端庄丰厚, 表现出唐代贵族社会的审美趣味。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约活动于开元(七百一十三――七百四十一)年间,曾任史馆画直。他是我国人物画, 尤其是风俗画发展方面的杰出画家, 并以擅长描画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