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接地标准.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接地标准.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接地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总则 为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害,确保移动通信基站内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确保构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移动通讯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对于改建、扩建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 已建基站的防雷与接地技术改造亦可参照执行。设在综合通信楼内移动通信基站的防类与接地设计应按 YDJ26-89 《通信局(站) 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与本规范一并执行。对于利用商品房( 居民住宅、商用办公楼等) 作机房的通信基站,亦应参照本规范执行, 其地网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的可能进行布没, 但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建筑防雷接地应共用同一个地网。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本着综合治理、全方位系统防护的原则, 统筹设计、统筹施工, 以确保工程质量, 切实做到安全可靠。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中应采用有理论依据、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并经部级主管部门鉴定合格的产品。 2 术语 环形接地装贯围绕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四周, 按规定深度埋设于地下的封闭环形拔地体( 含垂直接地体)。 接地体埋入地下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导体。 接地汇集线引出机房、电力室等各种接地线的公共接地母线。 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 接地线通信设备与接地汇集线之间的连线。 接地系统接地线、接地汇集线、接地引入线以及接地体的总称。 3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 电力线宜采用具有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人移动通信基站,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外时, 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 20天、大地电阻率大于 100 Ω· m 的暴露地区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宜在其上方架设避雷线, 其长度不宜小于 500m 。电力线应在避雷线的 25° 角保护范围内,避雷线( 除终端杆处) 应每杆作一次接地。为确保安全, 宜在避雷线终端杆的前一杆上, 曾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若己建站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线有困难时, 可在架空高压电力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上各增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杆或第四杆上增设一组高压保险丝。避雷线与避雷器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成环形。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 其高压电力线应采用电力电缆从地下进站, 电缆长度不宜小于 200m, 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连接处三根相线应加装氧化锌避雷器, 电缆两端金属外护层应就近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 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三根相线应分别对地加装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变压器的机壳、低压侧的交流零线, 以及与变压器相连的电力电缆的金属外护层, 应就近接地。出入基站的所有电力线均应在出口处加装避雷器。 进入移动通信基站的低压电力电缆宜于从地下引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 50m ( 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 低压侧电力电缆长度不限)。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交流屏处应加装避雷器, 从屏内引出的零线不作重复接地。 3, 移动通信摇站供电设备的 ll二,品, 小俯山的金 j 禹部分、监币揣的偿地端 v 均应作保护快地, 产线作 t 卖主午, 保护“ 移动通信基站直流工作地,应从室内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截面积应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一般为 35-95mm 2,材料为多股铜线。 移动通信基站电源设备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中关于耐雷电冲击指标的规定, 交流屏、整流器(或高频开关电源)应设有分级防护装置。 电源避雷器和天馈线避雷器的耐雷电冲击指标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铁塔的防雷与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宜采用太阳能塔灯。对于使用交流电馈电的航空标志灯,其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外护层的电缆,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在塔顶及进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塔灯控制线及电源线的每根相线均应在机房入口处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零线应直接接地。 天馈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接闪器应设置专用雷电引流下线,材料宜采用 40mm χ 40mm 镀锌扁钢。 基站同轴电缆馈线的金属外护层, 应在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架进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在机房入口处的接地应就近与地网引出的接地线妥善连通。当铁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