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供地理科学专业用) 一说明 1. 为了适应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发展, 培养合格的 21世纪地理教师的需要, 根据《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要求, 特制定本大纲。 2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是以普通气象学为基础,以气候学为重点的专业基础课程。按照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 )了解气象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大气温、湿、压、风等主要要素的意义、表示方法、测量方法。初步掌握上述主要气象要素的基本变化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 初步学会分析影响主要气象要素时空分布变化的原因, 为进一步学****气象学和气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为今后进一步学****和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2 )初步了解大型天气系统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点。(3 )初步掌握现代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类原则,气候的地理分布特征,气候变迁及原因,使学生对气候的形成、变化及分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为学****后续专业课程和适应中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4 )初步掌握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本大纲根据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力求打好基础,又要突出重点。 4 .《气象学与气候学》运用物理原理及教学方法较多,因此在讲授时, 应注意物理学基本原理在气象学中的应用。一些大气物理的规律和天气系统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陌生、抽象, 因此在使用本大纲授课时, 应注意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并注意联系常见的大气现象和天气、气候的实际, 使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注意对常见的大气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5. 按教学计划规定, 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 80( 90): 本大纲安排课堂教学 72 学时, 课堂教学 58 学时 14 学时, 机动 2 学时。另外, 学生综合自然地理实****中,,《气象学和气候学》实****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6 .本大纲主要使用周淑贞等编著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本大纲中带* 的内容可视情况取舍,说明简述的地方在讲授时可让学生自学。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2 学时) 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2. 本课程主要讲过的三大部分: 大气物理( 气象学), 天气学与气候学,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在地理系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二气象学、气候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三气象学、气候学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四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发展简史重点讲述第一部分。通过绪论的讲授,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对本课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第一章大气概述(4 学时) §1 大气的组成 1 .干洁空气 2 .大气中的水汽 3 .大气中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 4. 大气污染本节重点是第一部分,干洁空气§2 大气的结构 1. 大气的高度 2. 大气的分层大气分层的依据、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3 主要气象要素 1. 气压 2. 气温 3. 湿度 §4 大气的基本物理性状 1. 大气的基本物理性状 2. 状态方程、干空气状态方程、湿空气状态方程、虚温第二章大气的热度和湿度( 11 学时) §1 太阳辐射 1. 辐射的基本知识 2. 太阳辐射, 太阳常数,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2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 地面、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