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纹绣师应该学点美的哲学.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纹绣师应该学点美的哲学.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纹绣师应该学点美的哲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学学科的产生及 Asthetik 一词的含义一、美学的学科发展历程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虽然很早,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近代的事。最早使用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的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1714 — 1762 , Baumgarten)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缺陷, 即缺乏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 于是提出以美学这一学科专门研究人类的感性认识不。他于 1750 年出版了《美学》, 阐述了自己的感性认识理论, 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跃然产生很晚,人类的美学思想即对审美活动的各种认识却源远流长,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美学思想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 、中国的美感意识及美学的发展 A、殷商甲骨文中的美: 虽然字形多样, 但都与羊有关, 说明美感意识的产生与物质欲望有关。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形形色色对美的认识:以和为美、无害为美、里仁为美、大美不言。 C、魏晋以后, 进入对部门美学的专门深入研究时期, 产生大量的著述, 形成中国古典审美理论的繁荣发展。 2 、西方审美理论及美学的发展 A 、古希腊出现对美的不同角度的探讨,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B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对美的认识更进一步深化。 C、 1750 年,美学学科成立。 Asthetik 的含义是感性学。二、美学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1 、审美意识阶段 2 、美学思想阶段 3 、美学学科阶段二美学研究与人的审美解放和审美超越一、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的现实的基本生存境遇 1、人的基本生存境遇: 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首先我们可以从“枷锁”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是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自由。如何理解这样的境遇呢? (1 )从历史的角度看。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发展会有三个阶段: A、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 是人对自然极端依赖。从物质生产到精神文化都呈现出对自然的极端的爱与恨,崇拜与恐惧。在人的身体存在都较为艰难的情况下,很难有什么自由。 B、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大工业的兴起, 劳动生产率大规模提高, 人从自然的依赖中逐渐摆脱出来, 也从蒙昧中蒙昧中逐渐摆脱出来, 但却逐渐地成为资本和理性的奴隶。人的自由之梦仍然难以实现。 C、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个性自由得到充分的实现。但是这样的历史终结的美好理想离现在还是遥不可及的。(2) 从共时的结构分析。任何时代, 人类都是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两重存在的。人类作为物理的存在, 必然要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 而作为社会的存在, 又必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的约束。从而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二、审美与人类的超越活动 1 、自由的追求与精神超越的形态卢梭的前半句话是“人生而自由”。照着他的本意是根据自然法, 人应该生而自由, 是人的自然权利。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所谓“元叙事”的角度来看, 认为这只不过是人类对自由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表述而已。其实人类自古以来就从来就有着对自由的不懈的追寻。这源自于人的精神存在。这些追求的成果在文化上形成了三种重要的形态:宗教、哲学和审美。(1) 宗教。它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短暂、能力有限的痛苦感受, 是对宇宙天地的永恒无限的极度仰慕的结果。是要将自身投入到那种永恒和无限中, 获得希望与意义之根据。这种投入是一种信仰。可以以基督教和佛教的故事与教义为例(2) 哲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