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顾玉东王澍寰手外科学顾玉东王澍寰(精品).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顾玉东王澍寰手外科学顾玉东王澍寰(精品).doc

上传人:蓝天 2021/7/10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顾玉东王澍寰手外科学顾玉东王澍寰(精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顾玉东王潢寰手外科学顾玉东王潢寰
顾玉东王瀚寰
手外科学
本书是“当代医学院士经典系统”专著之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王潢寰等主编,又邀 请了国内学有所长,临床经验丰富的手外科专家共同撰写而成,是一部手外科学的综合性权 威著作,全书共有二十四章,约150万字,图与照片共约1300幅。以临床应用为前提,既 概述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操作,又包括全部手部的伤及病的诊疗方法,尤其手的解 剖图清晰美观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本书概念清楚、技术先进,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性。 可供外科医师、全科医师及研究生等阅读参考。
在20世纪之初,急性传染病的猖獗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关系着种族的存亡。由于 微生物学、免疫学以及药物学的发展,急性传染病已经基本被控制。因而,从事这方面工作 的医务人员就大为减少。
大量严重的手外伤,是工农业机械化的产物。科学发达国家生产手段机械化比我们早几十年。 在这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当大批手外伤出现时,手外科便应运而生,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手 外科医生,他们适时地总结了经验,世界上第一部《手外科学》于1944年出版,在手外科 的理论及技术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生产手段已高度自动化, 手受伤的机会已大为减少,虽不时发生的一些生活手外伤,不但伤势较轻,且数量又有限。 所以,时至今日,发达国家的手外科已从顶峰开始下降。
我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大量手外伤涌现,“手外科”才开始萌芽,40年来在全 国范围内取得了巨大进展。手外科范围:神经和血管为颈部以远;肌肉、肌腱为肘关节以远; 骨骼为梯尺骨远端以远。在此范围内,不论理论研究还是临床技术,特别是显微外科技术在 手外科中的应用等方面,更是成就卓著。但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及经济的发展还未 达到理想地步,生产手段还没有高度现代化,手外伤的发生概率仍处于有增无减的势态。
为了适应客观需求,我国还需要培养手外科医生,继续普及手外科知识,提高手外科技 术。回顾近些年来,出版了一些有关手外科的专著,但多属涉及显微外科内容,包括手外科 领域各个方面内容的著作,则为数有限。
本书是一部手外科学的综合性著作,以临床应用为前提,既概述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术操作,又包括全部手部的伤及病的诊疗方法。该书是邀请国内学有专长、临床经验丰 富的手外科专家撰写而成。
近些年来,国内外在手外科领域中的某些方面发展很快,诸如皮肤、筋膜、肌腱、肌肉、 神经、指体等组织移植;臂丛神经的解剖研究,多组神经的移位、移植,以及健侧颈神经移 位等创新技术;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经验;电生理检查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丰富临床 经验;关节镜用于手部微创外科的操作;腕关节不稳的影像学诊断,以及其治疗的原则与方 法;生物力学与手部伤病关系的论述;近代康复医疗技术在手外科领域中的具体实施等。这 些先进理论与高新技术都汇集于书中。
本书的出版,对我国手外科技术的提高,手外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预期能够起到促进 作用。
顾玉东
(-)山东省章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 教授。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70年代首创膈神经位移,83年创 用多组神经位移,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