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

上传人:蓝天 2021/7/10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目前混凝土结构物已经开始施工,为确保在高温环境条件下混凝 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混 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高温环境下 混凝土施工浇筑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2°C,浇筑时温度符合设计规定。 具体要求如下:
一、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1、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特别是要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碎石 的石粉量、减水剂的减水率及坍落度保留值等指标。
2、 加强原材料的存放管理,严禁各种原材料被暴晒。
3、在混凝土拌合前2h向粗骨料堆中晒水,以促进蒸发冷却来降低 混凝土的温度;如果用冷水润湿,则冷却效果会更好。
二、加强混凝拌合管理
1、 要降低混凝土拌合料的温度,首先应降低原材料的温度,特别是 降低比热最大的水和用量最多的骨料的温度。
2、 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施工,严禁私自更改配合比,特别是随意 增加拌合水用量;加大拌合站的自校准度,确保拌合站计量误差满足 要求。
3、 混凝土拌合时,可取用温度低的深井水,达到有效的降低拌合料 的温度,也可采用低温水、加冰等降温措施,加冰时,可用片冰或冰 屑,并适当延长拌合时间。
4、 若混凝土的运输距离较长,可用缓凝剂来控制凝结时间,但应保 证缓凝剂的参量正确,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工程尤其如此。
5、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每l~3h测量一次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机口混凝土温度。
6、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人员做到加强旁站,对现场混凝土配制、 拌合过程、骨料计量增加检测力度,根据砂、石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 配合比;缩短浇筑时间,使其坍落度损失不低于原坍落度的90%。
三、 加强混凝土运输管理
1、 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运输设备要能够满足混凝土初凝速 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缩短混凝土的暴晒时间,同时对运输中的容器 要加盖,应有隔热遮阳措施防止日晒。
2、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 失过大等现象的发生,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保持均匀和规定的坍 落度。
3、 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如发生离析或坍落度损失较大时,应重新对混 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或加水泥浆,严禁擅自在现场加水。
四、 加强混凝土浇筑管理
1、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在配合比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环境。
2、要做好施工组织,尽量避免在最高气温时浇筑混凝土。在高温干 燥的时间段,晚间浇筑混凝土受风和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可在接 近日出时终凝,而此时的相对湿度较高,因而早期干燥和开裂的可能
性最小。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要控制在32°C以下。宜选在一天温度较 低的时间内进行。
3、炎热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可对模板、钢筋、即将浇筑 地点和旧混凝土等洒水冷却并使吸足水分,并在浇筑地点采取遮挡阳 光和防止通风等措施。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领接的已硬化 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大于15°CO
4、 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做好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应急 预案,以便及时应对预料不到的不利情况,并随时控制好混凝土表面 与外界的温差及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时, 必须有专人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温度记录。
5、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