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1、. 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能量中心) 2. 、呼吸作用为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物质代谢中心) 3 、呼吸作用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力(多样性) 二、磷酸戊糖途径特点(简述) 1 、提供能量,急速放能 2 、与各个代谢相通 3、在抵抗病菌的保护反应中有特殊作用( HMP 途径的增强与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增强是一致, 酚氧化的产物对病菌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赤藓糖可转化成醌类物质, 可作用于受伤部位, 有杀菌的效果; 同时赤藓糖还可转化成木质素, 使细胞壁木质化, 以阻止病原菌的侵入与扩展) 与吲哚乙酸的形成有关,当 HMP 途径占优势时, 可延迟植物器官的脱落4、 HMP 途径的加强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三、影响呼吸速率的外部因素温度有明显的三基点, 即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在一定范围内, 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超过一定温度, 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分水分多少对不同器官呼吸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氧气在一定范围内, 呼吸速率随氧气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但不同植物对环境缺氧反应不同二氧化碳当环境中的 CO2 浓度增高时呼吸速率便会减慢机械损伤机械损伤会显著加快植物组织的呼吸速率第二章、植物光合作用一、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单位: 在饱和光照之后, 植物在黑暗中还原一分子二氧化碳或放出一分子氧气,所需要的叶绿素分子数目。光合作用单位= 聚光色素系统+ 光合作用中心天线色素: 包括大部分叶绿素 a.、全部叶绿素 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它们没有光化学活性, 只有吸收光能的作用。它们把吸收的光能以诱导共振方式传递给中心色素。因为它们类似于无线电中的天线, 所以又称天线色素。中心色素:是指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分子。它具有光化学活性, 当它获得光量子能量后能进行电荷分离,使光能转换为电能。光合作用中心: 是指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最基本的色素—蛋白质复合体。它是能引起原初光化学反应或电荷分离的最小单位。红降: 当光波大于 685nm ( 长波红光)时, 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 但量子产额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叫红降。双光增益效应/ 爱默生效应:在长波红光(如 680nm) 之外再加上—些波长较短的光(如 660nm) , 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就会立刻提高二、光合作用意义(简述) 1 、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 、贮藏太阳能 3 、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4 、带动自然界中其他物质的循环 12、碳的同化途径: 卡尔文循环 C3 途径、 C4 途径、景天科植物酸代谢( CMA 途径) 13 、卡尔文循环/C3 途径特点(详见书 P65) 1 、羧化阶段:羧化酶循环一圈固定一份子 CO2 2 、还原阶段:消耗 2 分子的 NADPH 和2 分子的 ATP 3 、再生阶段:没有固定 CO2 4 、重要的中间产物:甘油醛、赤藓糖、核糖、乙醇酸。 5 、每循环一次,消耗 3 分子 ATP ,2 分子 NADPH2 。 14、 C4 途径特点(见书 P71) 1 、光合效率高 2 、通过叶肉细胞和鞘细胞共同完成 3、 C3:RuBP 羧化酶, C4:PEP 羧化酶 15 、景天科植物酸代谢( CAM 途径)特点 1 、由 C3 途径和 C4 途径共同完成 2 、黑夜气孔开放,吸收 CO2 ,形成苹果酸,并积累在液泡中,这类植物晚上酸性比较大 3、白天气孔关闭, 不吸收 CO2 , 经苹果酸释放 CO2 供 C3 途径进行光合作用 4 、抗旱、保水 16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具有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 CO2 浓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 CO2 具有 CO2 饱和点和 CO2 补偿点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速率, 具有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水分在一定范围内越多越好(原料、运输、降温、保护叶绿体) 第三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水势: 水溶液在温度、压力和浓度恒定时, 其中 1mol(18g) 水的自由能。渗透势: 在不具备渗透系统必须的情况下, 某种溶液的渗透压就表现出来,这种潜在渗透压就是渗透势。渗透压:水从低渗溶液穿过半透膜进入高渗溶液时产生的压力。压力势:由于压力作用使细胞水势发生的变化。 23 、水势、渗透式、压力势的关系:水势= 渗透势(负值) + 压力势初始质壁分离:失水压力势=0 水势= 渗透势完全膨胀:完全吸水水势=0 渗透势= 压力势剧烈蒸腾:严重失水压力势力为负值 24 、小孔定律:(书 P141) 27 、气孔运动的机理: 白天植物受到光照, 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致使 CO2 浓度下降, 保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