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析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效果.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效果.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1/7/1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效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痊愈,且经过两年随访,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 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并彻底清除病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真菌球型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35-02
  真菌球型鼻窦炎主要包括侵袭性与非侵袭性两种,其中,侵袭性又分为急性爆发型和慢性侵袭型;非侵袭性又分为真菌球型与变应性真菌性。真菌球型鼻窦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1] 。笔者对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收治疗的20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
±)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病程(±)年,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11例左侧,9例右侧;患者主要伴有鼻塞、头痛、头胀、涕中带血、鼻腔异味、嗅觉减退以及面颊部疼痛等症状;经鼻内镜检查,4例鼻甲肥大,3例中鼻甲肥大,8例息肉样变,5例鼻息肉,4例鼻中隔偏曲,3例中鼻道和嗅裂有干酪样物质,4例中鼻道存在脓性分泌物。3例鼻腔外侧壁内移。术前经鼻窦CT检查,17例侵及单侧上颌窦,3例单侧蝶窦;在病灶内部分区域能够见到密度不均匀的不透光区,且在所有患者软组织窗位能够见到斑片状或者点状的钙化影。
   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进行局麻,根据Messerklinger术式,在0°鼻内镜下将中鼻道息肉摘除,然后将钩突切除,并咬除筛泡,将中鼻甲保留;如患者病变位置为上颌窦,那么要将上颌窦自然口处病变彻底清除,然后朝前下方将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然后将其放置到30°或者70°的鼻内镜下,将窦腔内干酪样物和严重息肉样变黏膜清除;如患者病变为蝶窦,则使用Wigand术式;如患者中鼻甲肥大,会给手术操作产生影响,那么治疗时,首先将部分中鼻甲切除,这样能够利于进行窦口的暴露与引流;从后鼻孔上方蝶筛隐窝位置将蝶窦开口开放后,由内朝下将蝶窦前壁开口扩大,将窦腔内病变彻底清除;另外,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矫正泡状中鼻甲、下鼻甲肥大、中鼻甲肥大以及钩突肥大导致的鼻道狭窄等情况。术后将患者的窦腔内干酪样或者豆渣样物质和病变黏膜进行病检和真菌检查,经检查后,发现真菌菌丝,且经病理证实为慢性炎症;术后对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5~7d,未采用抗真菌药物;术后1d~2d,将鼻腔填塞物抽取后,%%
的生理盐水对窦腔进行冲洗,连续冲洗一周。所有患者均进行两年的随访。
  2 结果
  经过两年随访后,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换药,且患者的头痛、鼻塞、血涕、流脓涕以及鼻腔异味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均为一次性治愈;经鼻内镜复查,术腔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