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流水养鱼技术的研究与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流水养鱼技术的研究与分析.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7/10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流水养鱼技术的研究与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流水养鱼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流水养鱼技术主要运用到了山区地形优势。基于自然水源在鱼养殖池塘内形成连续不断的水体循环交换,始终保持池塘内水体的高溶氧量和高单位水体放养量,进而促进池塘中鱼类的新陈代谢与营养摄入,促进鱼类健康生长。本文就主要从池塘选址、鱼种放养、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四大方面简要研究分析了流水养鱼的关键技术要点。
  关键词:流水养鱼技术;山区;池塘选址;放养;饲养管理
  流水养鱼技术属于一种典型的集约化养殖技术,它立足于山区地形优势,借助环境内丰富的水资源与青饲料资源,合理利用放养模式专门饲养草食性鱼类。该技术拥有占地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单产产量高、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且管理建议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那些拥有高山流水条件的农村地区。
  1池塘选址技术要点
  。拥有山区地势和自然流水条件的农村地区适合于建造池塘,这主要是借助其水源充足且优质。流水落差大且水位稳定的基本特点,从山地形成高低落差溪流。也可直接将池塘建造在灌溉水圳旁,该地段地形也存在一定落差,非常有利于鱼池进水和排水,也方便池塘管理,所以通常来说流水养鱼池塘多建设在民居旁边,方便投饲喂养和巡池。当然,所选溪流水质一定要清新无污染。至少保证溶氧量在5mg/L左右。且要求它的上游植被生长良好,因为当大暴雨来临后上游植被能起到一定的泥沙阻挡作用。由于是饲养食草类鱼类。所以每年应该保持池塘养殖期内水温达到15
℃~30℃左右(至少保持6个月)。
  。首先要建池引水,选择在具有高低落差山地区域和良好水源区域建池,直接引水养鱼。考虑到山区地块存在极大局限性,所以在建池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因势利导。选择筑牢护坡的方法用土夯实地块并砌水泥墙。保证水泥墙牢固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山洪影响。池塘建造完毕后就要专门开辟一条引水圳到鱼池旁边。利用塑料管、毛竹筒等工具将鱼池水面向上引至少30-50cm左右。保证大量水源能够充入到鱼池,形成天然的跌水冲柱。所建造的鱼池形状则相对随意。像圆形、椭圆形、长方形、不规则形状等等均可。但一定要保证注水方向与池塘池壁切线处形成45。夹角,一般来说。流水养鱼池塘多以圆形和椭圆形见常,因为这种造型的池塘非常有利于池水循环交换。可将它的排水口设置在池底中央位置,同时具有排水和排污功能。而如果是长方形池塘则可将排水口设置在进水口的对角位置,这样能够实现全池水体交换。鱼池面积一般设计在20m2-50m2左右为最佳,-。-。在池塘建造过程中使用砖砌或石块砌筑而成,并在池底利用水泥砂浆抹平抛光。进排水口位置要安装滤网,避免逃鱼,网目大小要根据池塘中鱼种规格大小决定。在宝成不存在逃鱼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网目。以便于彻底清除水体中的所有污染杂物。
  其次在灌溉水圳旁?也可建池,这是充分利用到灌溉用水养鱼,虽然没有高低落差水流循环优势,但也有由灌溉所形成的活动流水水体。可按照水流方向建造一个长方形或半圆形池塘。在不妨碍田问作物种植生长的前提下靠近水圳一侧建造池墙。即防土鱼池墙。该防土墙主要功能为预防枯水期可能存在的水圳水量不足问题。在防土墙上设置进排水口、拦鱼栅就能够实现外部供水,同时也能形成新的自然水流落差。保证水体缓缓流入到鱼池之中,然后再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