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16421李春莲.doc

格式:doc   大小:1,6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6421李春莲.doc

上传人:1652129**** 2021/7/10 文件大小:1.5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6421李春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迈向特色教学”教师帮带有效集备活动记录
时间

内容
小雨和小草
参与人签字
李春莲 陈丽华 夏冬
解决问题
问题一:
1. 如何使幼儿更好的理解儿歌的语言表达特点。
问题二:
2. 如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研讨记录
1. 因为儿歌是为孩子编唱的,往往表达了一些有趣的小事,有时也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简短押韵。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等。教师形象的肢体语言,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儿歌的语言。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口语交往能力,词汇也相对的丰富了,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简单的学说儿歌已不在满足于孩子们的需求。 而儿歌创编活动就恰恰的满足幼儿这一阶段的学习特点,既能有效的发展幼儿的语言,又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儿歌创编活动属于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满足和一种挑战。
充实策略
首先,在活动前,选择下小雨的时候带领幼儿到户外欣赏,感受下雨时的情景,观察小雨和小草的样子,让幼儿获得直观的感受,为接下来的教育活动做好铺垫。然后,在儿歌创编活动中,提供图片、故事等丰富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思维。必要时,教师可以呈现一首自己创编的儿歌作为引导。最后,师幼共同欣赏幼儿创编的儿歌。
明确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儿歌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通过儿歌认识周围的事物,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和尊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儿歌的学习、修改和创编,使其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职初教师“迈向特色教学”活动反思
班 级
小七班
教师姓名
李春莲
活动名称
小雨和小草
幼儿前期经验如何丰富?效果如何?
活动前期,我带孩子们到户外观察春雨飘落到草地上的情景,通过观察与教师引导,我又带领孩子们绘画了春天的景色,帮助幼儿将观察的表象呈现在画纸上,孩子们更了解春雨了。 
本次活动重难点如何突破?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儿歌内容,愿意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感受儿歌优美的韵律。我运用图片呈现以及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引导幼儿共同朗诵。在朗诵中我加入伴奏,帮助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尝试仿编出新的儿歌“小雨和* *”。引导幼儿用新的植物替换儿歌中的小草。通过仿编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中的语言,同时感受春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反观教育行为的优势与劣势?(举例说明)
优势:
1、选择的儿歌充满童趣,有情有趣又易于引发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教师的体态语自然、丰富,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与理解儿歌内容时运用动作的表现等。
3、图片、伴奏的使用,有效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教授、幼儿学习儿歌时,我根据儿歌的内容灵活出示图片,同时还加入音乐的伴奏,引导幼儿在不沉闷的环境中学习、理解儿歌,感受儿歌优美的韵律。
劣势:
儿歌仿编有一定难度,幼儿不容易完成。
针对不足调整策略:
尝试引导幼儿用动物代替儿歌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