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会放手不要用爱的名义捆绑孩子
妈妈的事事包揽,在不知不觉间夺走了孩子长大的乐趣。奉劝事 事操心的妈妈不要用爱的名义捆绑孩子。
场景妈妈太唠叨果儿很烦恼
果儿说自己很烦,因为她有个什么事都要操心的妈妈,她的一举 一动都在妈妈的关注之中。很多时候,果儿还没想好自己要怎么处理 一件事情,妈妈就已经把她想到的方案给列出来了,而且妈妈特别唠 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做,她都会一遍遍地在果儿耳边念 叨。果儿做得慢了或者达不到要求,她就会忍不住数落果儿。6岁的 果儿居然说:“我一点也体会不到成长的快乐,都快烦死了。”
点评
子觉得妈妈“不好”了。就像果儿的妈妈,以爱的名义无怨无悔地帮助 孩子做了很多或许应该是让她自己去体会的事情:不等她觉得饿了、 渴了,妈妈就已经把面包准备好了;不等她去想办法处理和小伙伴之 间的纠纷,妈妈就已经挽起袖子冲出去了......为了安全起见,限制孩 子活动的自由;为了训练孩子乖巧听话,忽略了她的心理需求......在 很多时候,妈妈在无意识中抢走了果儿长大的乐趣,妈妈过于关注的 眼光,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施加了沉重的负担。
教养建议1适当帮助而不是代替孩子动手
妈妈有照顾和抚养孩子的义务,可以将生活经验提供给孩子,但 千万不可以代替孩子去做主他的一切。这样做只会限制孩子的成长, 剥夺孩子成长的空间。如果妈妈对孩子过分限制,把孩子行为的决定 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孩子不能自己做主,更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对母亲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一旦离开就会不知所措,他就会感到越来 越孤独。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太多溺爱剥夺 了他们自立的能力。父母应用爱将快乐打包,送给最可爱的孩子们, 而不是用爱将孩子捆绑,把爱变成了束缚孩子飞翔的绳索。
教养建议2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孩子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遵从他的生理、 心理成长规律。我们反对“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 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