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虞美人 听雨(蒋捷)(三)原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6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虞美人 听雨(蒋捷)(三)原文.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7/11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虞美人 听雨(蒋捷)(三)原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虞美人-听雨(蒋捷)(3)原文
《虞美人 听雨》是中运用时空表现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而又概 括着人生道路的接触名篇之一。
三幅图画:温软香艳的 歌楼夜雨图,凄风苦雨的 江舟秋霖 图,孤独枯寂的 僧庐听雨图。三幅画卷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 零、晚年孤寂的特定的人生长卷从而透现了社会从相对安定到动荡离 乱、劫后荒凉的演变过程。
三种境界(人生的三个阶段)的心态,在表现过程中是渐渐浓 化的。少年听雨歌楼时,只以 红烛昏罗帐 写尽温馨、欢怡、缠绵的 情怀,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月。一个 昏字在朦胧色彩中没有暗淡昏 沉的气氛,倒是显得红烛高烧,罗帐春暖,甜蜜之极。壮年听雨在客 舟了。用江阔、云低、断雁(孤雁)、西风四个意象渲染气氛,强调 着风雨飘摇中流亡江海的悲凉心境。
作者在结构安排上以上片写少年与壮年生涯,纯以形象,不着 议论,下片单写 而今 听雨,夹叙夹议。用 鬓已星星也 电明 而今 年 岁,而星星 之鬓,暗示愁苦满怀。重心是 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议 论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更是对人生的认识。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
明,是意味极深的内心独白:算了,既然命运无情,那就听任一夜 滴雨到天明吧(少年以欢愉心情听雨,壮年以慨然心情听雨,现今没 心思听,也不想听)。
听雨可以有两种境界,一种是雅趣盎然的赏心乐事,一种是惆 怅莫名的悲苦,雨声淅沥,更增愁思。少年听雨是前者,壮年、 而 今 是后者,而 而今 的程度更深。 一任 实在是无法听任,难以去 怀的意思。尽管看似大彻大悟、超然出世,事实上依然解脱不了,世 事难忘国事难忘,家事难忘。
【欣赏】
这是宋末元初遗民词人蒋捷的名篇。词作之引人注目者,乃是 本词在少年、壮年、老年三段 听雨 中体悟凄沉的生命意味。
词之境全由意象生成,但蒋词之妙不在意象本身,而在三种意 象的动态互生。何为三种意象?第一是时间的意象:中年-壮年-老年; 第二是空间的意象:歌楼-客舟-僧庐;第三是行为的意象,听雨是贯 穿时空的主题。何为动态互生?首先是空间意象对时间意象的形象 化,蒋词写人生各期之听雨,并未策马直入,而是侧写听雨之空间, 用可感之空间充实无形之时间。其次是时间意象对空间的渲染,时、 空意象并非单向影响而是互相生成:以少年写歌楼,赋予歌楼以青春 懵懂之色彩;以壮年写客舟,赋予客舟以而立担当之色彩;以老年写 僧庐,赋予僧庐知命寂寥之色彩。最后,时、空意象又融入 听雨 意
象中,一则以听雨之静来反衬人生时代之动,顿生 物是人非事事休
之感;另一方面也用人生之厚重充实听雨这个轻巧的细节, 让听雨不 再飞花似梦、丝雨如愁。
而以结构论,本词上阕追忆少年、壮年听雨,下阕首句写老年 听雨,构成了严谨的三段 听雨 的并列结构,而全词并未因这三段式 的结构而显得断裂破碎,三条线索贯穿全词,使之浑然一体。蒋词把 一生的经历切成三个片段,绘成三幅 听雨 的图面,此乃 听雨 之线。 而歌楼上、客舟中、僧庐下,用三个方位词上、中、下勾 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