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docx

上传人:小健 2021/7/11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生态环境恶化 I 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
水 +
曰亦耕 耕 Uh 庸昌卞呼M 浜
降低1
一流失
•| w 1 "研地灰星1 w 1 *|衣业平)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形成基础)
T黄河泥沙剧增 I 下游成为"地上河”1
自然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水土流 失的影响
地理位置
—性
从 向山地高原过渡
从—区向干旱区过渡
从森林向 过渡
从农业区向—过渡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
比较
脆弱
土壤质地
特殊性
黄土由较细的粉砂粒组成,土质
黄土极易受
气候
不稳定性
集中于—,且多暴雨
流水冲刷侵蚀能力强
自然灾害
—性
、—、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加剧水土流失
(主要原因)
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1)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矿、工程建设一破坏林草植被一水土流失加剧。
(2) 破坏植被:、营造宫殿、伐林烧薪、战争一植被覆盖率下降一水土流失加 剧。
特别提醒】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水土流失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中,人类 社会以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自然因素所致;进入人类社会以后,随着生产活动的发 展,人为因素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基础,破坏 植被是诱发水土流失的根源。
课内探究案
【反思归纳】区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一一以黄土高原为例
班级 姓名
课题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一课时) 编号 8
课型
主备人
陈永
审核人
张宇
审批人
使用时间
批阅时间
教师寄语:
【学****目标】
以某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为例分析其危害、形成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学法指导】
利用大约30分钟认真预****自卞梳理幕础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
下节课将对学案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反馈。
课前预****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位置及范围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 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1〜3题。
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且强度小
,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 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图2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4、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
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分布的特征,以及水土流失产 生的原因。
(2)针对图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⑴自然原因
自然
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表现
特性
地理
位置
过渡性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 环境比较脆弱,自然条件不够 稳定,抵御灾害能力较弱
土壤
质地
特殊性
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 成,土质疏松
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
降水
不均匀性
①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 季;②多暴雨
易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
灾害
频繁;多发性
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 滑坡、塌陷、泥石流时有发生
加剧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
过程
结果
不合理
的土地
利用
轮荒
开荒一耕作一抛荒一开荒
使原来的林草植被遭破坏
加剧
水土
流失
露天开矿
开挖表土,弃土、弃渣
破坏地表植被,使矿区周围土壤
抗侵蚀能力降低
过度放牧
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 易遭侵蚀
破坏植

农垦、营造宫殿、 伐木烧薪、战争
严重破坏植被

梯田的修筑,最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形态 B. 土壤类型
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原因是
图中④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