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规模宏伟、结构完整、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社会矛盾的巨著。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至七回写孙悟空的来历和大闹天空;八至十二回写玄奘的来历及取经的缘起;十三回至全书终了为取经路上唐僧师徒战胜所遇艰难险阻并取得正果的经过,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此作品共一百回。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九九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
1
一、主要人物介绍:
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二弟子金蝉子投胎。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2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之石猴。在花果山中,石猴发现水帘洞,并借此机会将“石”字隐去了,称作“美猴王”。后在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兵器为从东海龙王那抢来的“定海神针”并取名如意金箍棒。此后,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五指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嫉恶如仇、敢于反抗,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3
猪八戒:又名猪悟能,孙悟空常称他“呆子”。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虽然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但对师傅却很忠诚。猪八戒憨厚淳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沙和尚: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当妖怪,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沙和尚淳朴憨厚,忠心耿耿。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
4
5
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各有优缺点,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写出他的法名,并客观说明你对他的看法。
【示例:唐玄奘: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