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社会为课堂,在动手 动脑中进行体验和探究的综合学习过程。X外语学校依据《X 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制定《X外语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 方案》。
1、 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 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 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 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 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 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 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 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 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 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 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 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 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 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 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 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 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 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 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 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 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 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 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 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 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 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1)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 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 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 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 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