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及今后努力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 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 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 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才能不断增强综合。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 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 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