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CDN 原理 CDN ( Content work ,内容分发网络)技术上是通过在现有的 中叠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内容发布到离用户最近的" 边缘节点"上, 使用户能就近取得所需内容, 解决跨域访问网站的线路瓶颈,提高网站的访问及响应速度。要了解 CDN 的实现原理,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网站传统的访问过程,以便理解其与 CDN 访问方式之间的差别: 由上图可见,传统的网站访问过程为: 1.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要访问的域名; 2. 浏览器向域名解析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 获得此域名对应的 IP地址; 3. 浏览器利用所得到的 IP 地址,向该 IP 对应的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 4. 服务器对此响应,将数据回传至用户浏览器端显示出来。与传统访问方式不同, CDN 网络则是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增加 Cach e 层, 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引导到 Cache 节点而不是服务器源站点, 要实现这一目的, 主要是通过接管 DNS 实现, 下图为使用 CDN 缓存后的网站访问过程: 由上图可见,使用 CDN 缓存后的网站访问过程演变为: 1.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要访问的域名; 2. 浏览器向域名解析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 由于 CDN 对域名解析过程进行了调整,AME 记录, AME 域名进行解析才能得到缓存服务器实际的 IP 地址。注:在此过程中,全局负载均衡 DNS 解析服务器会根据用户端的源 IP 地址,如地理位置(深圳还是上海)、接入网类型(电信还是网通) 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定位到离用户路由最短、位置最近、负载最轻的 Cache 节点( 缓存服务器)上, 实现就近定位。定位优先原则可按位置、可按路由、也可按负载等。 3. 再次解析后浏览器得到该域名 CDN 缓存服务器的实际IP 地址, 向缓存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 4. 缓存服务器根据浏览器提供的域名, 通过 Cache 内部专用 DNS 解析得到此域名源服务器的真实 IP 地址,再由缓存服务器向此真实 IP 地址提交访问请求; 5. 缓存服务器从真实 IP 地址得到内容后,一方面在本地进行保存, 以备以后使用, 同时把得到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 完成访问的响应过程; 6. 用户端得到由缓存服务器传回的数据后显示出来, 至此完成整个域名访问过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不论是否使用 CDN 网络, 普通用户客户端设置不需做任何改变, 直接使用被加速网站原有域名访问即可。对于要加速的网站, 只需修改整个访问过程中的域名解析部分, 便能实现透明的网络加速服务。 CDN 应用与架构 CDN 速度快、传输安全、扩展性强, 尤其在应对大容量迸发时游刃有余, 主要应用于跨地域的门户及行业网站, 如游戏、娱乐、 IT、新闻传媒、 VOD 、远程教育、音视频、下载、 IPTV 、金融证券等。利用 CDN 网络, 网站用户无需投资价值不菲的服务器、网络带宽及相应的人力成本,便能实现将网站内容发布到离终端用户距离最近、路由最短的网际边缘 Cache 节点,创造完美、快捷的网站使用体验。构建 CDN 网络的通常有三类机构, 一是基础电信运营商( 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二是纯粹以 CDN 为主营业务的专业服务商(如 ChinaCache 等), 三是 IDC 运营服务商(如 SouIDC 等)。虽然上述机构建设 CDN 网络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