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生态农业工作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4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农业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xyh0813 2021/7/16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农业工作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LGG08】
生态农业工作总结
生态农业工作总结
  生态农业工作总结
  篇一:生态农业工作总结正稿
  海城市生态农业试点县工作总结
  海城市是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5家生态农业试点县(市)之一,五年来在省生态办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认真按照《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合同(2001-SD-02)》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全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市2001—2005年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项目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概述
  五年来,我们始终按照《海城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要求,紧紧围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实施农业生态产业工程这两大任务为核心,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我们针对海城工农业污染现状,集中力量采取了综合措施,全面治理了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养殖业粪便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针对海城市耕地、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开发,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大面积建设水源涵养生态林;针对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特点,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实施了西部沿河灌区改造工程,大面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大面积发展经济田,并对全市大中小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全市五大河流集中进行了整治,达到了百年一遇的标准,对东
  部山区全面实施封山育林,连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使我市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我们根据海城生态农业建设主要功能分区规划,紧紧围绕海城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四大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即建成了2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建成了18万亩无公害优质南果梨核心生产基地,建成了西部沿河20万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建成了集449个高标准养殖小区和120家饲料加工企业为主的无公害肉蛋奶和安全饲料的生产加工基地,四大生态产业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围绕上述两大任务,我们还具体实施了生态农业“五大工程”,即22个子项目工程。通过工程项目建设,迅速建立和完善了海城生态农业三大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生态农业管理体系、生态农业监测保障体系。通过五年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不仅培育了一批骨干队伍,提高全民生态农业意识,还创造了一些新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创新了生态农业建设运作机制,真正使我们海城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全面促进了海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工作方法与组织管理机制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证
  为了保证海城市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市政府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设立了生态农业项目领
  导小组,组长由关景泉副市长担任,小组成员由农村经济局、
  林业局、动监局、农机局、财政局、科技局、水利局、计划局、环保局主要领导组成,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设在农村经济局,并设3人专职负责生态农业项目的管理工作,市生态农业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了全市农林机畜水中高级技术人员30人,组建了市生态农业技术指导组,另外还聘请了农大和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的教授组成了专家组,全市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