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孩止吐方法
推拿方法
:脾土穴位于大拇指桡侧边。医者用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左拇指桡侧缘从指端推向指根100~300次。
: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医者以右手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左食指桡侧边从指端推向指根100~200次。
:小肠穴位于小指尺侧边。医者以右手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左小指尺侧边从指根推向指尖100~200次。
:内八卦位于掌心内劳宫穴周围。医者以左手扶住患儿左手,用其拇指前端遮盖住患儿中指指根处,以右手拇指指尖端在患儿的内劳宫穴周围作顺时针方向运转50次左右。
:腹位于肚脐周围。医者用掌面作逆时针方向摩腹100~200次。
:中脘穴位于剑突下至肚脐的中间处。医者用右手中指按揉30~50次。
:该穴位于两侧季肋缘处。医者以两手拇指自剑突下沿两侧季肋缘分推10~20次。
:该穴位于膝下3寸胫骨外侧缘约一横指处。医者以拇指分别在两侧足三里穴上各按揉30~50次。
:箕门穴在股内侧,自膝上至腹股沟成一直线。医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膝向上直推50~100次,只推左侧适于水泻严重者。
:七节骨穴位于第二腰椎至尾骨间的中间区。医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尾骨向上直推100~150次。
:龟尾位于尾骨远端。医者以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
以上治疗中患儿可正常进食,也可停用药物。每日推拿1~2次,可根据病情增加穴位。如呕吐者可下推天柱骨穴(医者右手食中指指面自上而下推颈椎正中区),有热者可清天河水(医者用右手食中指指面自患儿腕部正中直推向肘部),也可加“捏脊”保健穴,。医者以双手拇指食指相对而捏自下向上捏3~5遍。
胃黏膜保护药:对浓度有要求
代表药: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
 
思密达
药物功效:主要用于急、慢性腹泻,尤以对儿童急性腹泻疗效为佳,但在必要时应同时治疗脱水。也用于食管炎及与胃、十二指肠、结肠疾病有关的疼痛的对症治疗。参考价格:26元
这类药服药时注意浓度调配,用50毫升水冲一包,按不同年龄分次喂服,不可直接倒入口中吞服或调成糊状服用。
微生态制剂:别与抗生素同用
 
乐托尔
药物功效:主要用于急慢性腹泻的对症治疗。参考价格:14元
妈咪爱颗粒(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
功能主治:防治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
用法用量:两岁以上儿童1-2袋/次,1-2次/日,两岁以下儿童1袋/次,1-2次/日。口服或冲服。参考价格:22元
代表药:双歧杆菌、复方乳酸菌健肠剂(妈咪爱)
药价公开:6类腹泻治疗用药大不同
常见的腹泻病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由于摄入不洁饮食或不良卫生饮食习惯导致细菌、病毒等生物病原体从口而入的,或感冒病毒入侵引发的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也是发病人数最多的一类;另一类是由于过敏刺激、消化不良、使用药物等原因出现的腹泻,称为非感染性腹泻,这类腹泻只占腹泻就诊人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