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4,34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7/16 文件大小:4.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
扎实抓好我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全会及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按照县委的部署,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工作调研组,最近围绕“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如何抓好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这一课题,对我县的交通路网现状和规划发展前景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我们认为:在思想大解放的环境下,进一步抓好路网规划建设,构建适应我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大交通网络,积极发挥交通运输这个“先行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对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山区绿色崛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县公路建设现状
“八五”以来,在省、市的支持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十五”期间,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扶持山区发展交通事业的有利时机,在全县掀起了新一轮以国、省、县、村道改造为重点的大规模公路建设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2007年,,,,,,开通了104公里通3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十五”期间是山区交通公路发展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至2007年底止,,公路密度从“九五”,。,三条省道
,,,提前一年实现了县通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的目标。2006年底在全市领先提前实现行政村通公路水泥硬底化的目标。目前,我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道为主骨架,县道为纲,乡道为网的公路网络,大大改善了我县的交通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二、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速公路、铁路仍不沾边。我县是全市唯一不通铁路、高速公路的山区县,出行必须到**市区才能上高速和铁路,严重制约我县开放发展的速度。在“**是??的山区,山区是**的山区”的现实中,如果路网不进行科学的规划,规划停滞在传统的思维中,没有建设大交通的超前思维,那么山区在处于区位劣势的格局中就会更加边缘化。
2、公路等级低,安全系数不高。,还没有一条一级公路,,%,,%;,%,其余大部分虽进行水泥硬底化改造,实际上仍达不到三级标准,这些路段服务水平较低,通行和抗灾能力不强。干线公路通达深度较低,可靠性不高。出省公路等级较低,而且好大部分公路无法供大型客货运输车辆通行。综上所述,各级公路的等级和质量标准已不适应我县人流、物流、车流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的发展。
3、路网布局不够合理。近年来,交通规划、建设等问题每年都成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之一。各界认为近年来我县公路建设一方面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一方面在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等方面表现出相对滞后。一是以平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干线公路,缺乏高等级的环城公路将其连接沟通,未形成县城环路,车流疏散不畅,形成交通瓶颈;二是路网结节,连接不合理。全县交通建设项目缺乏统一规划,不够协调,发展不平衡,造成全县公路不能有效衔接,外连内接不畅;三是县内城市规划和路网规划也不够协调,出现先有道路,后才有城市、圩镇规划的现象,通盘考虑城市、圩镇建
设中的路网规划较少,没有真正发挥路网的最大效益。
4、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在加大。一是筹措资金难。由于县、镇两级财政较为困难,在公路建设中,既要支付公路建设工程资金,又要承担征地拆迁费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分两块使用,加重了公路建设的筹资压力;二是做群众思想工作难。尽管修路架桥是一项公益事业,国家规定了土地、房屋的补偿标准,但在征地拆迁工作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冲突,群众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我县发展建设的矛盾较为明显,有的还阻碍了建设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把握标准难。由于各种时期征地价格不一样,土地、房屋等补偿标准也根据不同时期作出相应调整。如县城环北路建设,至今历时七年仍未完成,时间跨度大,要启动又涉及征地补偿标准前后不一,难于做群众工作。
5、建设(改造)资金缺口仍然很大。2002年后,省虽然提高了公路改造补助标准,但与建设资金差距较大:一是因公路质量要求及等级标准提高了,加上建设材料如水泥、砂、碎石、钢筋等价格的提高,大大增加了造价成本;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