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详细规划方案征集文件.docx

格式:docx   大小:158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详细规划方案征集文件.docx

上传人:cjl201801 2021/7/17 文件大小:1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详细规划方案征集文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里长山校区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
方案征集文件
江苏科技大学
2013年4月
第一部分方案征集说明
一、 项目概况
二、方案征集方式
三、日程安排
四、方案评选
五、费用支付
六、保密程序
七、违约行为规定
八、其它
第二部分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二、设计范围
三、建设规模与资金
四、总体设计要求
五、建筑与配套设施设计内容及要求
六、成果要求
第三部分附件
第二部分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学校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 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一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 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 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为船舶工业、 国防工业和蚕业服务,形成了船舶、国防、蚕业三大特色,形成了本、硕、博 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工、管、农、文、理、经、教等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源自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 经历了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等时期,1970年迁至镇江,更 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 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14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 计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其中工程硕士有10个培养领域。拥有1 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省一级 学科重点学科、1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
江苏科技大学(十里长山校区)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 方案征集文件 优秀学科梯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 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建设专业;近年来获得9门省级精品课 程,先后获省级一、二等教学成果奖多项。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现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南校区为独立学院一 一南徐学院)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500余亩。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名,其 中专任教师1140余名,教授141名,副教授307名。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58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江苏 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人选等达112人次。学校现有纸质图书168万多册, 电子图书53万多种。学校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 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蚕业》、《蚕业科学》等公开出版学术刊 物。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 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开发型高等工程实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 社会声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2600余人(含专业学位研究 生),普通本科生21900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 训工作办公室,在校国防生295名。学校享有“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毕 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 推广应用相互紧密结合的科研工作格局。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
江苏科技大学(十里长山校区)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 方案征集文件 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 国防军工课题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十一五”期间,获国家级项目67 项、省部级项目176项,获得科技经费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3 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 交流论文8520篇;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项,获得专利授权205 项。学校积极争取科研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条件,拥有4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省级科技服务 平台项目、1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学校不断拓宽办学途径,积极开展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海军政 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 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 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