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XXXXXXXX加油站
目录
1引言、概况 2
2名词解释 2
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3
4危险目标周围消防器材及其分布 7
5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7
6应急救援、报警电话 9
7事故应急措施 9
8人员疏散、撤离 11
9危险区域的隔离 12
10抢险、救援方式及控制措施 13
11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5
12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17
13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9
14演练计划 19
1引言、概况
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预案
为加强突发安全消防事故的处理能力,为有效、迅速地将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在突发事故中人员和设施的安全,特编制加油站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加油站基本情况
本加油站系XXXXXXXX下属加油站。现有员工6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加油站的平面分为加油棚、油罐区、站室、配电房和值班室。其加油棚拥有8台加油机,主要经营汽油和柴油。其油罐区内有柴油罐、汽油罐。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该站油品存量为120立方米(柴油体积折半计入),本加油站属于二级加油站。
2名词解释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汽油、柴油)的储存和使用,主要危险在于油罐储存区和加油机。
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表2、表3及表4,本加油站的汽油储存量大于20吨。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列入的品种见下表: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现有储量,t
生产场所
贮存区
01
汽油
2
20
()
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第一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因此,该加油站汽油储罐属于储存区重大危险源类别。
汽油
,极度易燃(爆炸下限[%(V/V)]:、爆炸上限[%(V/V)]:、闪点(℃):-50),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
柴油
,易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1)火灾、爆炸
汽油和柴油均具有易燃烧的特点,因此也存在着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汽油具有甲类火灾危险特性,由于其闪点低,容易挥发,泄露时遇点火源(明火、火花、静电、雷电等)易引发火灾。
当汽油或柴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或其它点火源即可能引发爆炸事故。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的物质,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2)静电
汽油和柴油的电阻率大约在10Ω·CM,当汽油或柴油沿管道流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