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四】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
1.实验目的
1 学会本实验的准备
2 练习并熟练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3 学会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4弄清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如: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存在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的另一种方法:多伦试剂法。多伦试剂即硝酸银氨水溶液,配制方法:取%硝酸银溶液,滴入10%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氨水溶液,边滴边摇动试管,直到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即得到澄清的硝酸银氨水溶液。现用现配。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
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g/ g/mL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
供选材料:
l         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苹果含果糖较高,实验效果也很明显,且容易在市场上买到。但要注意,苹果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切勿保存时间过长。因为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较高,组织液很容易被氧化成褐色,将反应产生的颜色覆盖。温度高时,氧化的速度更快。而梨和白心萝卜的组织液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
l         蛋白质的鉴定:鸡蛋清:蒸馏水=1:9混合均匀,再用4层纱布过虑,放入滴瓶中备用,这样配制的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不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反应也彻底,试管也容易洗刷干净。
也可以用浓豆浆代替蛋清溶液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
器材
显微镜、双面刀片、试管、试管夹、大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试管架、载玻片、吸水纸、电炉。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
试剂配制:
斐林试剂
甲液   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的溶液
乙液   硫酸铜的质量浓度的溶液
使用时临时配制,将4滴~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立即使用。
与斐林试剂原理一样的本尼迪试剂配制后可长久保存,配方如下:无水硫酸铜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加至150ml。取柠檬酸钠173g,无水碳酸钠100g和600ml水共热,溶解后冷却并加水至850ml。再将冷却的150ml硫酸铜溶液倾入即可。
苏丹III溶液的配制
称取苏丹III或IV干粉,溶于50ml丙酮中,再加入70%酒精50ml即可使用。
苏丹Ⅳ溶液的配制  g苏丹Ⅳ干粉,溶于50 mL丙酮中,再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50 mL,充分混合后即可使用。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
取10g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加水至100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的溶液,瓶口上塞上胶塞,贴上标签:试剂A
取1g硫酸铜放入量筒中,加水至100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硫酸铜的质量浓度为的溶液(蓝色),瓶口上塞上胶塞,贴上标签:试剂B
实验四还原糖蛋白质脂肪鉴定
方法及步骤:
一、还原糖的鉴定
(1)将洗净苹果切成小块。(2)取几小块(5g)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石英砂研磨,再加5ml水,继续研磨。(3)将玻璃漏斗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