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ppt

格式:ppt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6/6/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赏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讲:周云鹏主讲:周云鹏一、文学作品的类型一、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一)现实型(一)现实型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二)理想型(二)理想型是一种侧重以直抒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是一种侧重以直抒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表现性和虚幻性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性: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表现性: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虚幻性: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虚幻性: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三)象征型(三)象征型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态。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 1 1、暗示性:重在寄寓某种意蕴,从而体现暗示性。、暗示性:重在寄寓某种意蕴,从而体现暗示性。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意的内涵。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意的内涵。 2 2、朦胧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朦胧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二、文学作品接受的发生: 二、文学作品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三个层次:文本期待、形(一)期待视野(三个层次:文本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 象期待与意蕴期待) (二)接受动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二)接受动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和借鉴动机教动机和借鉴动机(三)接受心境(可分为:欣悦、抑郁与虚(三)接受心境(可分为:欣悦、抑郁与虚静三种情况) 静三种情况) (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三、文学作品接受的发展三、文学作品接受的发展(一)填空、对话与兴味(一)填空、对话与兴味(二)还原与异变(二)还原与异变异变: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思想观念的异变: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思想观念的异变。异变。(三)理解与误解(三)理解与误解正误与反误正误与反误(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四、文学接受的高潮四、文学接受的高潮(一)共鸣(一)共鸣(二)净化(二)净化(三)领悟(三)领悟(四)延留(四)延留““余味无穷余味无穷””五、文学作品接受的方式:精读与泛读五、文学作品接受的方式:精读与泛读一、鲁迅生平与创作简述一、鲁迅生平与创作简述二、二、《《阿阿Q Q正传正传》》的内容解读的内容解读(一) (一) 《《阿阿Q Q正传正传》》影像阅读思考题影像阅读思考题 1 1、阿、阿 Q Q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与实质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与实质 2 2、怎样认识阿、怎样认识阿 Q Q的当代意义? 的当代意义? (二)阿(二)阿 Q Q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 1、阿、阿 Q Q想象中的想象中的““革命革命””内涵内涵 2 2、阿、阿 Q Q们革命所建立的们革命所建立的““未庄未庄”“”“新秩序新秩序””(三)阿(三)阿 Q Q的***观的***观(四)说不完的阿(四)说不完的阿 Q Q(对比第(一)个问题) (对比第(一)个问题) 1 1、、““国民性国民性””( (““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反思的)反思的一面镜子( 一面镜子( 20-40 20-40 年代的接受主流) 年代的接受主流) 2 2、、““落后的农民落后的农民””典型( 典型( 50-70 50-70 年代) 年代) 3 3、中国反封建的思想的一面镜子( 、中国反封建的思想的一面镜子( 80 80年代) 年代) 4 4、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现代社会个体生命““存在存在””的精神化身(近的精神化身(近年来) 年来) 三、三、《《阿阿Q Q正传正传》》的艺术解读的艺术解读(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与艺术(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与艺术 1 1、从作者、读者、叙事者与人物的关、从作者、读者、叙事者与人物的关系出发,可以发现作家的主体精神、生命体系出发,可以发现作家的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验的介入。 2 2、、““看看/ /被看被看””的结构模式的结构模式未庄各种社会身份的人未庄各种社会身份的人““看看””阿阿Q Q的形式和的形式和内涵异中有同。内涵异中有同。(二)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和刻(二)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和刻画性格画性格 1 1、心理描写、心理描写 2 2、梦境虚构、梦境虚构 3 3、置于各种矛盾冲突中、置于各种矛盾冲突中(三)以喜剧的形式去表现阿(三)以喜剧的形式去表现阿 Q Q的悲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