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思修法律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修法律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蓝天 2021/7/20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修法律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分析复****题:
1•被告人杨某,男,1994年5月1日生,中学生。2009年8月29日杨某到 同学家玩,因同学出去了,感到无聊,想找本书看,无意中发现抽屉里的*** 步枪及子弹数发。由于好奇,随即拿起枪并装上子弹,恰好这时候他看到楼下街 道上有一青年,便想吓唬他一下。杨某用枪瞄准他前面的水泥地击发,结果打中 前面的一位老人,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杨某后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当地派出所投 案自首。
试问:(1)杨某应否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 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2)杨某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1•答:(1)杨某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 为根据我国刑法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 满16周岁的人,对于过失犯罪,不负刑事 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 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杨某的行为的主观罪过是疏忽大 意的过失。
被告人赵某,女,30岁,系被害人孙某的妻子。因新婚,决定考验妻子 是否忠贞,故谎称要出差十天。第二天晚上,孙某潜回家中,于是上床睡觉,其 妻以为是歹徒,忙拿起枕边的铁锤朝孙某头上猛击,孙某当场死亡。事后查明被 告人枕边的锤子是为防备歹徒而准备的。
试问:(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2•答:(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赵某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没有罪过,
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意外事件。即主观 上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
被告人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被告人赵某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 认识。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 被告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所以赵某的行 为不是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赵某并 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 的结果,因而主观上没有故意,而且赵某 的认识错误在那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她对 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也没有过失。
被告人钱某,男,25岁,司机。2008年6月21日,被告人与李某为其 舅父拉钢材,因手续不符规定,钢材收购小组负责人王某责令其卸下钢材,被告 人不肯。于是王某将汽车扣下。22 H晚被告人企图强行拉走钢材,王某上前阻 止,而被告却加速行驶,将保险杠上的王某摔下,王某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试问:被告钱某对王某的死亡是何种罪过形式?
答:被告人钱某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罪。我国刑法规 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 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 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在本案 中,被告人钱某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严 重危害后果的发生,但是为了将钢材强行拉
走,而置王某的生死于不顾,即对被害人是 死是伤持一种放任态度。因此,被告人钱某 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被告人张某,男,28岁,某矿务局警卫。2009年3月12日凌晨,张某 与同伴执行任务时,发现有盗窃分子,他们立即上前捉拿。在捉拿过程中,张某 在三人围殴的情况下,身上多处受伤。他曾发出警告:再打我就动刀子了,可无 人理会,张某在此情况下将一人刺伤,一人刺死。
试问: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答: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 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 进行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