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选修 溪鳗林斤澜苏教PPT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22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选修 溪鳗林斤澜苏教PPT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12345 2021/7/20 文件大小:2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选修 溪鳗林斤澜苏教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高中语文选修 溪鳗林斤澜苏教
近年写了一系列以浙江农村为背景的短篇小说,1987年结集为《矮凳桥风情》出版,一时为人传诵。这些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兼溶温州方言于其中。作者以浓缩的结构、突兀跌宕的情节,白描出一系列人物形象。林斤澜其他的作品尚有《春雷》(小说集,1958)、《飞筐》(小说散文合集,1959)、《山里红》(小说集,1962)、《林斤澜小说选》(小说集,1980)、《石火》(小说集,1982)、《小说说小》(理论集,1985)、《满城飞花》(小说集,1987)以及一些报告文学等。林斤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
第1页/共15页
“矮凳桥系列” 简介
“矮凳桥”系列和“十年十癔”系列是林斤澜重要的创作。作品发表后,反响很大,促成了后来的“矮凳桥”系列。这组系列前后写了二十多篇,以人物为主,间以风俗名物,写的从容超脱,收放自如,在如语家常中有着极精细的雕刻,具有鲜明的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遗风,如浙江老黄酒般淳厚绵长。
第2页/共15页
走进《溪鳗》
“林斤澜是一位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写法,贬者或以为失之雕刻,扬者则以为苍劲奇诡,独树一帜,如‘沉思的老树的精灵’……尤其是《溪鳗》,女店主溪鳗写的水灵灵、活脱脱,读之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
——王蒙
第3页/共15页
《溪鳗》“说”了 怎样一个故事

第4页/共15页
《溪鳗》特别的美学境界
叙述方法和语言

“有话的地方,大家都可以说,我就少说一点;没有话说的地方,别人不说我就多说说”。由此获得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第5页/共15页

表面上,作品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但其实却是限定在作品的线索人物袁相舟身上的。

汪曾祺说林斤澜“把小说语言的作用提到很多人所未意识到的高度,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第6页/共15页
特别的美学境界
小说中一再引用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并且发挥为“鳗非鳗,鱼非鱼,来非来,去非去”,这也是这篇小说的自我写照:在是与非之间,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明朗与模糊之间,营造出烟笼雾罩的朦胧意境和广阔空间,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迷离中给人留下无尽怅惘。
第7页/共15页
特别的美学境界
汪曾祺说林斤澜“把小说语言的作用提到很多人所未意识到的高度,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溪鳗》的契机,应该就是白居易的诗。溪水“无处不散发着体温。像雾不是雾,像烟云,像光影,又都不是,只是一片的朦胧”,成为这篇“一片朦胧”的小说最恰当不过的自然背景。
第8页/共15页
溪鳗的人性之美 女性之美
溪鳗是一个美丽的女人
一个正派的女人
一个勤劳的女人
一个善良的女人
第9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