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广西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西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小健 2021/7/21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西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西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2年4月22日
目录
二正文(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三姐歌谣 (3)

2历史传说
3歌谣现状
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读guai)节 (4)

2发展现状
似佬族依饭节 (5)
介说动式展 简传活仪发 1 2 3 4 5
毛南族肥套

4. 2活动
(7)
三结束语
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纷纭复杂,据说英语中就有两百多 中O 一般而言。文化所反映的本质是特定环境下人类群体生活的体验, 是人类代代相传的生活积淀,是过去和现在之间联系的纽带。当文化 的结晶以固定物质方式留存下来的时候,人们可以用博物馆的手段加 以保存,以物质的方式,永久的留住过去的物质文化;而文化以非物 质的方式,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 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 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 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在自生自灭 的生态环境下留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常常会随着这种文化 的载体,也就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悄悄改变甚至消失。这种非物质文 化常常体现了人类某个民族或社区的群体意识,并成为这个群体身份 的证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就是保存那些通过文化多 样性所体现出来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具有珍贵价值的传统方 式和群体意识。
巴马盘阳河长寿之乡、凤山坡心水源洞、宜州古龙河,这些本地 著名景点一到节假日便摩肩接踵,无论是常住河池的人,还是匆匆忙 忙的过客,似乎都已经****惯了将这些当作了广西历史的全部承载。
然而与凤山坡心水源洞、宜州古龙河等有形文化遗产不同,非物 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线的活遗产,更注重的是技能、技术、知识的 传承,蕴含着民族民间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 化意识。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农 耕文化和相关的自然环境发生变迁,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如何挖掘、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广 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潘崎建议,要加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的和意义的宣传,正确处理好挖掘、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他说:“挖 掘的目的不是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锁在柜子里,而是为了利 用,这样才能提高它的价值,人们才能自觉地抢救和保护我们的少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正文(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歌坏” 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三姐是歌坏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坏的 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 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 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 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刘三姐歌谣在全 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 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 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