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9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

上传人:小雄 2021/7/21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61、62课时《语言的连贯》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了解语言连贯题的命题形式。
掌握语言连贯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简单讲解考纲的要求和命题形式。
问答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解决重难点问题。
讲练结合法: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七年湖南高考题有效导入
1、 (07年湖南)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 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士。
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答案:B
解析:这里既考了 “得体”也考了 “连贯”。考虑是否符合语境,可以排除A, “他本人”“敝 校”太过于书面化;考虑是否连贯,可以排除C和D, C由“学校”到“本人”不合逻辑, D中由“他”个人到“全国人民”跳跃性太大,且与前面“校友”的交代无照应关系;
2、 (08湖南)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 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
A.
B.
“龙”是中华民
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3、(09年湖南)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o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苞昆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A
[解析]可能有同学选了 B,其实根据对联的最基本的平仄要求仄起平收就可以排除B, 不选B还因为内容上“芙蓉”与“荷花”重复;同时“芙蓉”与“荷花”在结构上不同, 一为联绵,一为偏正;而且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
当然题目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芙蓉”对“杨柳”严格讲来不工整,因为“芙蓉”是 联绵词,“杨柳”是联合式复合词。
附录:联绵词小知识
在汉语中,有一种词叫联绵词。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包括 在单纯词中,它包含了双声的,如:“仿佛”、“伶俐”等,也有叠韵的。
连绵词有三种类型:
1、 双声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2、 叠韵词。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骆驼” “徘徊”。
3、 非双声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指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如:“芙蓉”
在对联中,联绵词必须对应联绵词,不能与其它词性的词相对。古代严式对更主张在联 绵词中必须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3、 (11年湖南)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 体的一项是
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D] A项“拨冗”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 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属敬辞用于对方,还有“特此通知”用在此处也不合适。B项“光 临”用于对方,敬辞。C项“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用于“庆典”不合适。D项 符合人物身份,用语得体。
4、 (10年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此是春来第一声。
落红满地乳鸦啼

本题考查填写诗句的能力,应注意诗意的前后衔接。A项“落红满地乳鸭啼”中“落 红满地”与诗中第一句中的“城雪初消”不吻合。B项“柳梢听得黄鹏语”与诗中最后一句 搭配恰当,故正确。C项“春山一路鸟空啼”与“第一声”相矛盾。D项“楼阁新成花欲语” 表明尚未发出声音,与“第一声”不符
5、 (12年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答案】B【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 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 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 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