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便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停留于结肠的时间超过正常排出时间, 使大便于结, 导致 48 小时以上不排
便; 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净的感觉 的症状。 便秘常影响食欲及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
使体内有毒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而被大量吸收,引起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
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口苦、精神萎糜、
头晕乏力、全身酸痛、部分人有贫血、营养不良。
二、便秘的种类:
、无张力便秘: (弛缓性便秘或无紧张性便秘 ) 因大肠肌肉失去原有敏感性或紧张力,致
使推动粪便的蠕动缓慢,使粪便通过大肠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水分被吸收掉而大便变
硬、变粗,造成排便困难。此型多见于年老体弱、多次妊娠、营养不良、肥胖以及运动过少
者;此外,还见于无定时排便习惯者。食物质地过细、纤维索过少及饮食中缺乏糖类、脂肪、
水分、 B 族维生素等也可引起。
、痉挛性便秘:因肠道神经末梢刺激过度,使大肠以及结肠的肠壁肌肉过度紧张或痉
挛收缩,引起大便成为小粒状或像铅笔那样的细条状 (粪便通过痉挛部位时,有疼痛感觉 ),
这种便秘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腹泻,可发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常见的原因有患胃肠道疾
病或某种神经失调,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及使用泻药过量过久。
、阻塞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因大肠病变引起肠的一部分变细,或因肿瘤压迫肠道而引
起肠道狭窄而阻碍大便的通过。如粪便过度臃塞于直肠、乙状结肠.可出现左下腹胀和压痛,
并有欲便不畅感。
4、伴随性便秘是因药物的副作用(如止痛药、抑制胃肠运动的药、止咳药、麻药、安
眠药等都可引起便秘)和妊娠产生的下腹部压迫等原因所伴随出现的便秘。
三、引发便秘的原因:
(一)原发性因素
、饮食因素一些人饮食过少,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
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
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
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排便动力不足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
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可因膈
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
留,发生便秘。所以老年人多出现便秘。
、拖延大便时间一些人把大便当作无关紧要,可早可迟的事,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或
因工作过忙、情绪紧张、旅行生活等,拖延了大便时间,使已到了直肠的粪便返回到结肠;
或因患有肛裂和痔疮等肛门疾病、恐惧疼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长大便间隔时间。这
都可能使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迟钝,使粪便在直肠
内停留时间延长而不引起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便秘。
4、水份损失过多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血及发热等均可使水份损失,代偿性引起粪
便干结。
(二)继发性因素
、 器质性受阻肠管内发生狭窄或肠管外受到压迫时, 如肠管良性和恶性肿瘤、 慢性炎症
所引起的肠腔狭窄变小、巨结肠症引起的直肠痉挛狭窄、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性肠梗
阻等,或腹腔内巨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