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防知识国防知识-- 领土领空 1、什么是领土? 答: 领土, 指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 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2、什么是陆地? 答:一国的陆地是指国家疆界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处于国家主权的完全管辖之下。 3、什么是领海? 答:指沿海国主权所及于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群岛国的领海是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沿海国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4、领海的宽度是如何确定的? 答: 领海宽度, 可按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安全需要, 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在 12 海里限度内确定。 5、什么是底土? 答: 底土亦称之为地下领土, 包括领陆的底土、内水和领海的水床和底土,国家对其资源拥有主权, 对在底土上进行的开发和利用事业行使完全的管辖权。 6、什么是领空? 答: 领空是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 是一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完全受国家的主权管辖。 7、什么是国家边界?国家边界有几种? 答: 国家边界, 是国家领土范围周边的界限, 是划分国家之间陆地的界线,也是确定国家领海与公海、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线。 8、国家边界有几种? 答: 有陆地边界、水域边界( 界河、界湖等)、海上边界( 领海的外沿)、空中边界等。 9、从地图上看, 国家边界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线, 事实上它是沿这条线伸展的垂直面, 这个面与地表水面相交时, 才表现为一条线, 这条线可以是有形的、真实的, 也可以是想象的、无形的, 请问其自然物和人工物的标志各包括哪些?无形的, 想象的又怎样划分国界? 答: 自然物标志有河流、湖泊、岩石、山脉、沙漠、森林等; 人工物有界石、栅栏、墙垣、壕沟、道路、运河、水上浮标等; 无形的、想象的有以经纬度分界的国界等。 10、国家的边界是怎样确定的? 答:国家的边界可以是由于习惯形成的,也可以是根据条约划定的。 11、传统习惯的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有哪些方式? 答: ①先占②添附③割让④征服⑤时效 12、现代国际法的领土变更有哪些方式? 答: ①自决②恢复③自愿。 13、什么是国家领土取得的先占方式? 答:领土取得的先占是国家占领不在其它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土地。 14、什么是领土取得的添附方式? 答: 领土取得的添附方式是指土地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发生增长使国家的领土得以扩大。 15、什么是领土取得的割让方式? 答: 领土取得的割让方式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本国领土转移给其他国家。 16、什么是领土取得的征服方式? 答:领土取得的征服方式是指以武力占领它国领土。 17、什么是领土取得的时效方式? 答: 领土取得的时效方式是指一国占领别国领土, 在经过一定时间没有受到被占国的反对。 18、什么是领土变更的自决方式? 答:领土变更的自决方式是基于民族自决权的公民投票方式。 19、什么是领土变更的恢复方式? 答: 领土变更的恢复方式是为恢复国家的历史性权利而收复先前被别国非法占有的领土。 20、什么是领土变更的自愿方式? 答: 领土变更的自愿方式是等自愿的原则进行的领土变更。 21 、 1982 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对划定领海的宽度是怎样规定的? 答:海洋法第三条规定, " 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22、划定领海基线的方式有几种? 答: ①正常基线,即沿岸低潮线。②直线基线,即连接岛岸基点的直线。③混合基线,即兼采上述两种方法划定的基线。 23、划定领海的外部界限的方法有几种? 答: ①交圆法。②共同正切线法。③平行线法。 24、相邻或相向国家之间如何划定领海界限? 答: 一般应在两国领海基线之间的中间线上划定领海公界线, 但如涉及历史性权利或其他问题,则应通过协商解决。 25、划定领空高度。主要有几种理论? 答:①地心引力理论;②空气空间理论;③卫星轨道理论;④有效控制理论; ⑤功能理论。 26、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地心引力理论? 答: 地心引力理论, 有的认为领空高度应限定为地球引力的终点(约距地球1 50万公里), 有的认为应定在地球和其他天体引力所均衡的一点(约距地球25。 9万公里)。 27、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空气空间理论? 答: 空气空间理论, 即以地球大气层的最外缘为准, 但地球大气层与外层空间无明确的界面,这一理论难以落实。 28、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有效控制理论? 答: 有效控制理论, 即以国家的防御能力划定, 有很大的不统一和不稳定性。 29、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功能理论? 答:功能理论,即按航空、航天器的不同功能分别确定。 30、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卫星轨道理论? 答: 卫星轨道理论, 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