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21/7/2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93730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黄岛区六汪中心小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小时上报管理中心,2小时管理中心应该立即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育局。
  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学校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4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班级,1天有3例或者连续3天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报出相关信息。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报出相关信息。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报出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一)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组 长王新华 副组长别立国 成员伟宗 薛丹 聚好 (二)工作任务 (1) 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 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教育管理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报告顺序班主任(10分钟)→校领导(30分钟)组织排查→疫情报告人(1小时)→教育管理中心(2小时)→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3、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1小时上报疾控中心、教育、卫生行政部门。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