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苯乙烯环境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苯乙烯环境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苯乙烯环境应急预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苯乙烯环境应急预案苯乙烯车间 1、编制说明为确保苯乙烯车间职工周围居民生命健康及个人、企业财产的安全, 防止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 保护环境能够做出及时处理, 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造成的对职工及居民和环境的危害,特制订苯乙烯车间环境应急预案。车间各岗位, 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的要求, 结合实际, 加强员工预防、避险、减灾的宣传教育, 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在实践中使之不断改进和完善。《苯乙烯装置环境方案》经车间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审议通过, 现正式发布。批准人:年月日 1 苯乙烯装置事故风险分析苯乙烯装置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主要物质,同时还存在中毒与窒息事故,具体见表 1。表1 风险分析结果统计表事故类型存在部位可能发生的时间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事故苯泄漏污染环境生产装置区、中间储罐任何时间危害较大, 可能影响整个装置及周边车间中毒苯乙烯泄漏污染环境生产装置区、中间储罐任何时间危害较大, 可能影响整个装置中毒乙苯泄漏污染环境生产装置区、中间储罐任何时间危害较大, 可能影响整个装置内作业人员中毒多乙苯泄漏污染环境生产装置区、中间储罐任何时间危害较大, 可能影响整个装置中毒 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 、依据苯乙烯车间生产装置情况和生产实际特制定此预案。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苯乙烯车间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当发生Ⅰ、Ⅱ、Ⅲ、Ⅳ级环境污染事件后均应启动预案。 4、事件分级按照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四级。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1 )发生 30 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 100 人以上; (2 )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 (3 )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 )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 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 )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 )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重大环境事件( 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 发生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或中毒( 重伤)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 (2 )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 )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上、 5 万人以下的; (4)1、2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 )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较大环境事件( Ⅲ级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1 )发生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 50 人以下; (2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一般环境事件( Ⅳ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1 )发生 3 人以下死亡; (2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5、工作原则本预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苯乙烯车间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1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 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 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及周边群众的健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响应。在乙烯二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苯乙烯车间与职能处室之间协同合作,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 实行分类管理, 充分发挥车间、职能处室专业优势, 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3 )坚持实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 加强培训演练, 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援力量, 整合环境监测网络, 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 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2 、组织机构和职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