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白族文化.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族文化.doc

上传人:wc69885 2016/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族文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理白族民居: 大理喜州、海东一带有的民居建筑还有泥塑, 造塑多为龙凤、古瓶、花卉。照壁即瓦顶飞檐的粉墙, 是建筑中艺术装点最集中的地方, 多用凸花青砖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 各组中心再作粉画, 或镶嵌自然山水图案的大理石。有的在两边塑鱼, 以示稳固。照壁脚下常砌花坛, 花香四溢, 怡静幽雅。照壁与正房和两侧楼房构成三坊一照壁的格局。此外,更高级的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套院建筑,其木雕、石刻、粉画就更为集中突出。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白族崇尚白色, 其建筑外墙均有白色为主调. 就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现在以白族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为例作大致的比较,首先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 依山傍水, 必然坐西向东。其次, 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 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 一正两耳"、" 两房一耳"、"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六合同春"和" 走马转角楼" 等。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 字。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份。卷草、飞龙、蝙蝠、玉兔, 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 运用自如。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的,如" 金狮吊绣球"、" 麒麟望芭蕉"、" 丹凤含珠"、" 秋菊太平" 等等情趣盎然的图案作品。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 透漏雕" ,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粉墙画壁" 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 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 花空" 作花鸟、山水, 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富于装饰的门楼可以说明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表现。一般都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 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 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白族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花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兰花等盆花。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传统美德。三道茶: 三般茶也称三道茶, 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 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 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白族三道茶, 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 祝愿美好, 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 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 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偏居于西南一隅的南诏大理国, 是一方崇尚佛教的乐土。南诏后期, 佛教被奉为国教, 寺庙众多, 饮茶之风盛行, 茶成为寺庙中日常饮用、佛事供奉、招待香客和游人的必备饮品。一时之间,民间争相效仿,使茶饮这一雅事在大理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岁月蹉跎, 沧海桑田, 茶饮在大理逐步发展完善, 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三道茶”这一独特的茶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 制作时, 先将水烧开, 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 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 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 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 看上去色如琥珀, 闻起来焦香扑鼻, 喝下去滋味苦涩, 通常只有半杯, 一饮而尽。第二道茶, 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 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 少许炒米花, 若干粒花椒, 一撮核桃仁, 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1]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 二甜, 三回味”的哲理, 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纵观白族“三道茶”的传承发展, 是佛教活动的兴盛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亦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白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