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琥珀 2021/7/24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Schott)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衣本草经》,列为上品。气芳香,味苦、微辛。性味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和胃之功效。临床上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的治疗。现对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研宄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的研究重点,现代药理研究,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目前,以挥发部位研究较多,非挥发部位研究较少。挥发性成分较为复杂,已知成分达60余种,主要结构类型为苯丙素类(简单苯丙素、木脂素及香豆素类)和萜类(单萜、倍半萜、二萜及三萜类)化合物2。非挥发性成分主要生物碱类,醛和酸类,醌和***类,甾醇类,氨基酸类及糖类等。
  
  石菖蒲的须根、叶和根茎中均含有挥发油,且以根茎中含量较高(2%),不仅供药用,也是一种香料4。《中药学》中记载本品中挥发油〇.11%~〇.42%,含油率随产地不同差异较大。挥发油是石菖蒲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5,而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是细辛醚(Asarone;AsarumCamphor)系列物,化学名称:2,4,5-三甲氣基-1-丙烯基苯(2,3,5-trinethoxyphenyl)-1-propene,分子式为C12H16O3,,有3个同分异构体,分别是:a-细辛醚(=1,2,4-trimethoxy-5-(1-phenyl)ben?zene,9CI(Z)form,亦称trans-a-asarone,isoas-arone)、p-细辛醚(=1,2,4-trimethoxy-5-(1-phenyl)benzene,9CI(Z)form,亦称cis-p-asarone,cis-asarone,cis-isoas-arone)、-细辛醚(==1,2,4-trimethoxy-5-(2-phenyl)benzene,9CI(Z)form,亦称Euasarone,isoasrone,Sekis-hon)。
  研究表明:P-细辛醚(%~%)、a-细辛醚(%~%,亦称a-细辛脑)是石昌蒲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次为:石竹烯、欧细辛醚、石菖醚、细辛醛、a-律草烯、1-烯丙基-2,4,5-三***苯、顺式***异丁香酚、榄香素、二聚-细辛醚、Y-细辛醚、d-S杜松烯、肉豆蔻酸、百里香氛等。魏刚等8测得挥发油主要有:***丁香酚、顺式***异丁香酚、反式***异丁香酚、a-细辛醚、P-细辛醚、Y-细辛醚等六个特征性成分。
  
  除挥发油外,有人测得石菖蒲去油水煎液共有10个色谱峰,证明了至少含有10种水溶液成分,现已经被鉴定为:2,3-二氢-3,5-二羟基-6-***-4H-吡喃-4-***,5-羟***糠醛,细辛***,4-羟基-3-甲氣基苯甲酸,2,4,5-三甲氣基苯甲酸,丁二酸,辛二酸,5-羟***糠醛,双-5-甲酰基糠基]-醚和2,5-二甲氣基苯醌9。
  
  除上述挥发油和水溶性成分外,还含有糖类,有机酸和氨基酸等10]。洪永福等11]近来从提油液后的水煎液中分离得到由葡萄糖组成的单一多糖,,%。董玉等[12]就石菖蒲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分析研究,测定了其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2种为人体半必需氨基酸。
  总之,国内外对石菖蒲的研究多集中于挥发油组分,非挥发性组分研究很少,而部分现代药理结果及传统水煎用药的方式提示:非挥发性组分,尤其是水提部分不容忽视,它们很可能是有效部位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菖蒲的非挥发性组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2药理学作用研宄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等多种系统具有调节作用。文献资料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有关疾病研究较多,更是中药中为数不多的治疗中枢系统疾病的良药。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既镇静安神(镇静、抗惊厥),又醒脑开窍(兴奋、抗抑郁),对脑组织和神经细胞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抗惊厥石菖蒲镇静安神作用的药理研究报道较多,从不同提取部位到单体都有详尽的报道,研究内容主要为镇静和抗惊厥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