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峡大坝简介三峡工程是一项什么样的工程? 三峡工程是兴建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干流上的巨型水利枢纽工程, 是我国建国以来首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通过而兴建的基本建设工程, 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 也是当今世界上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以其规模宏大、综合效益显著、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而举世瞩目。●三峡工程由哪些主要建筑物组成? 三峡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 具体如下: 枢纽建筑物总体布置格局为: 河床中部布置泄洪建筑物, 两侧布置电站坝段和坝后式厂房,左、右厂房分别设置 14 台和 12 台单机容量 70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通航建筑物均布置在左岸。另在长江右岸白岩尖山体中, 与右岸电站相毗邻处预留扩建 6台机组的地下电站厂房位置。地下电站将安装 6台 70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 420 万千瓦。因此,三峡电站全部建成后,共装有 32台 70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2240 万千瓦。●什么是混凝土重力坝? 三峡大坝分为哪些坝段?共浇筑了多少混凝土? 用混凝土浇筑, 主要依靠坝体自身重量来抵抗上游水压力及其它外荷载并保持稳定的坝,叫做混凝土重力坝。世界各国修建于宽阔河谷处的大坝,多选择混凝土重力坝。其坝轴线一般为直线, 断面型式较简单, 便于机械化快速施工, 混凝土方量较多, 施工中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措施; 坝顶可以溢流泄洪, 坝体中可以布置泄流孔洞。我国的丹江口、丰满等水电站以及美国的大古力电站,均是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浇筑量为 2800 万立方米。三峡大坝坝顶高程 185 米,最大坝高 181 米( 坝基开挖最低高程为 4米) ;坝顶宽度 15 米;底部宽度一般为 126 米;从右岸非溢流坝段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大坝轴线全长 米。各坝段布置从右至左依次为:右岸非溢流坝段、右厂房坝段、纵向围堰坝段、泄洪坝段等。●三峡大坝坝址在哪里?坝址是如何确定的?地质条件如何?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小岛三斗坪, 距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湖北省宜昌市区 40 公里。三峡坝址河谷开阔,基岩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具有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越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被世界水电界称为“天然坝址”。三峡大坝的坝址选在三斗坪,经过大量的地质勘探,在两个坝区、 15 个坝段、数十个坝轴线中,历时 24 年,由专家充分论证后才选定的。从三峡出口南津关起,向上游延伸至石牌止,长 13 公里中选择了 5 个坝段,统称为南津关石灰岩坝区; 从莲沱起, 沿江而上至美人沱止,长 25 公里中选择了 10 个坝段, 统称为美人沱花岗岩坝区。对这 15 个坝段进行勘察研究,经初步筛选,选择南津关坝区的南津关坝段和美人沱坝区的三斗坪坝段进行深入的地质勘察。历时三年, 完成了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大、小比例尺的地质测绘;约 53000 米钻探; 大量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等工作。 1959 年,初定美人沱花岗岩坝区为三峡工程坝址。花岗岩坝区的 10 个坝段,构造背景、岩性条件基本相似,地质条件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和岩石表面风化深度两个方面。 10 段大体分为两种类型, 经比较, 一类选择了中等宽河谷的太平溪坝段为代表, 另一类选择了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