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经济学名词解释: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学名词解释: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济学名词解释: 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 从而形成各有侧重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现代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 源自所谓外生增长和内生增长之间的差别。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指不依赖经济外部的力量( 如外生的技术进步、外资等) 的推动, 主要由经济的内在力量( 如内生的技术变化、资本积累等) 推动的长期经济增长。因此,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大体上可以作这样一个划分: 一类是将技术当成是外生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 以罗伯特?索洛(R. M. Solow) 为代表: 另一类是将技术当成是内生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 主要是 80 年代以来保罗?罗默(P. Romer) 等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外生经济增长理论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古典增长模型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都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力量以及决定增长过程的机制做出说明。他们认为, 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率的大小, 而投资来源于储蓄, 因而经济增长最终由一国的储蓄率与资本的投资效率决定。后来, 索洛等人提出一个强调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论。他们区分经济增长的两种不同的来源: 由要素数量增加而产生的“增长效应”(Growth Effect) 和因要素技术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索洛把后者称之为“水平效应”(Level Effect) 。其含义是指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 从而使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所以,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索洛模型, 由索洛和斯旺(T. W. Swan) 于 1956 年作出。索洛模型以其简洁性和实用性成为宏观经济学家工具箱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经济学家在回答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时, 通常都从索洛模型开始。其模型表达式为: GY= aGl = (1- a) Gk (1) GY ———收入增长率, ———劳动力增长率, GK ———资本增长率, ———在收入的增量中有多大份额是由劳动力增长带来的索洛和斯旺认为, 通过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整生产中的资本与劳动的组合比例, 则可以使经济活动实现哈罗德所说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 改进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对于资本积累作用的解释, 扭转了经济理论界的悲观情绪, 被多数政府作为制定经济增长政策的理论依据。如果资本存量的增加大大快于劳动的增加,那么就会发生资本深化。资本深化是指人均资本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过程。如果没有技术变革, 资本深化将会带来人均产出的增长, 带来劳动边际产品和工资的增加, 同时还会导致资本边际收益的递减并降低边际收益率。在没有技术变革的情况下, 资本深化带来的经济增长会停止在资本边际报酬为零的点, 在这一点上, 人均资本停止增长, 人均产出不再增加, 福利维持现状, 经济进入稳定状态。索洛模型虽然可以满足竞争性均衡条件, 但均衡的增长率仍然等于劳动力增长率。如果不存在外生的技术进步, 经济就会收敛于一个人均收入不变的稳定状态, 即零增长。这就是说, 经济增长依赖于一个自己都无法把握的外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