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气血阴阳虚证食疗
一 气 虚 证
气虚证
是脏腑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劳累过度,久病伤气,或禀赋不足,年高体弱,脾胃虚弱所致。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怯气短,头昏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易感冒,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见面色淡白无 华,颜面虚浮,易感外邪,皮损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治法] 补气。
[方剂] 四君子汤.
[药物] 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气 虚 证
补气类食物
马铃薯
【性味归经】甘,平。入胃、大肠经。【功效】益气健脾,调中和胃。 【应用】 ,气短乏力:牛腹筋150g,马铃薯100g,酱油15g,糖5g,葱、,文火煮烂,至肉、土豆都酥而入味。 :未发芽的新鲜马铃薯,洗净切碎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天早晨空腹下一两匙,酌加蜂蜜同服,连续半月至二十天。服药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 【使用注意】 马铃薯发芽,须深挖及削去芽附近的皮层,再用水浸泡,长时间煮,以清除和破坏龙葵碱,防止多食中毒。脾胃虚寒易腹泻者应少食。
香 蕈
【性味归经】甘,平。入胃经。【功效】益胃气,托痘疹,止血。
【应用】 1.胃痉,反胃呕吐:皂荑树蕈,焙干为末,饭前糖水送下。(《家庭食疗手册》) 2.功能性子宫出血:杨树蕈焙干研末,每服3g,温水下,日服二次。(《家庭食疗手册》) 3.小儿痘疹干瘪,体虚难出:香菇6~9g,水煎服。(《家庭食疗手册》)【使用注意】 痧痘后、产后、病后忌用野生香蕈,其与毒蕈易混淆,误食后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
鳝 鱼
【性味归经】甘,温。入肝、脾、肾经。【功效】祛虚损,除风湿,强筋骨,止痔血。
【应用】 1.足痿无力:鳝鱼加金针菜共煮。 2.内痔出血:鳝鱼煮食。【使用注意】 凡病属虚热者不宜食。《随息居饮食谱》:“时病前后,疟、痢、胀满诸病均大忌。”【按语】 鳝鱼血外涂治面神经麻痹,左斜涂右,右斜涂左,有一定功效。
泥 鳅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功效】补中气,祛湿邪,清热,壮阳。
【应用】 1.阳痿早泄:泥鳅煮食。 2.脱肛:泥鳅同米粉煮羹食。 3.黄疸湿热,小便不利:泥鳅炖豆腐食。(《泉州本草》) 4.肝炎:泥鳅焙干,碾粉,每日3次,每次10g。 【使用注意】 本品补而能清,诸病不忌。
粳 米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应用】 1.婴儿吐奶(脾胃虚弱):粳米炒焦,水煎服汁。(《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2.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淡竹沥一合(约20ml),粳米一合(约20g),炒黄,以水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
鹌 鹑
【性味归经】甘,平。【功效】健脾消积,滋补肝肾。【应用】 1.小儿疳疾:鹌鹑十只,洗净,加少量油盐蒸熟,早晚各吃一次,连吃五日。(《家庭食疗手册》) 2.肝肾阴虚,腰膝酸痛:鹌鹑一只,杞子30g,杜仲9g,水煮去药,食肉喝汤。(《补药与补品》) 3.泄痢:鹌鹑肉、小豆、生姜煮食。(《嘉佑本草》)【使用注意】 当外感、痰热未清时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