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春望》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6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望》知识点.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1/7/25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望》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望》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工部员外郎之职,故世称杜工部。后世尊他 为“诗圣”,其诗为“诗史”,作品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 “三别”。杜甫风格沉郁顿 挫,融合众长,兼备诸体。
二、故事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 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 德二年春,身处沦陷 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需作。
三、理解诗义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四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因为感 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因为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 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 簪了。
四、古诗解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 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
“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城春”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肖,可是由于“国 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荒芜破 败,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 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 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也反映出广大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