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穷人》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6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穷人》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1/7/25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穷人》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穷人》教学反思
课文《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讲的是渔
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 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真实地反
映了沙皇专治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 善良,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 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学****本文重点是引
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品质 .教过这
课后,产生以下想法:
其一,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 对话描写等体会人物的内
心。
作者在描写桑娜时, 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心理描写: 让人物直接流
露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 ?……”
或者从旁边介绍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她的心跳得很历害,她自己也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外还用了幻觉描写“仿佛有人进来, 桑娜一惊!”景物衬托“古老的钟嘶哑地敲……”等方法来表现人物 内心活动,表现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德。
从文中找出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 体会桑娜的美好品质对学生
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出这样写作的妙处。
我以为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应该是可行的。
如在学****第九自然段时,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
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整个一段都是对桑娜的心理描写,同时 用了五处省略号, 给我们留下了仔细体味的空白。 这时候调动学生已
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用人物的语言、行动、神
态、心理,把这些空白处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出不同内容来,揭
示这些空白的蕴含, 发掘出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 学生在填
补空白的过程中,求异思维得到训练,思想感情得到陶冶,同时也理
解了这几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在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补白和原文的留空后, 就能很快发现作者
描写这些心理活动时的精妙之处。
其二,给课文“松绑”,在教学中学会“删繁就简”。很多认真
的教师,出于一片好心,将课本、教参中提到的观点和自已的阅读所
得全变成课堂提问,上课时生怕遗漏了哪个“问题”,一篇好端端的
文章被这些“问题”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课堂充斥着没有用处
的一问一答,学生根本没有活动的时空。
教学《穷人》这一课,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文中的
穷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是穷人?他们真的是穷人吗?作者为
什么要以《穷人》为题?”等等,然后就自己受感动的地方谈体会,
自由选择角色朗读课文, 揣摩桑娜的内心活动。 这些开放性的 “问题” ,
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既有较大的“运动量”,又
有较大的 “吸引力” , 学生怎么不畅所欲言?老师的问题有思考价值,
学生就“动”起来了,课堂就不会沉闷,学生也不会无话可说。
如教《穷人》一课中的第 12— 27 自然段时,大段大段是桑娜和
丈夫的对话。如何引导学生从这些朴素、简单的对话中体味到人物内 心的丰富情感?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读读了事。 桑娜的话语中包含的复 杂情绪、激烈的思想斗争都从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怎样抓住那些关键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