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清]宫廷画师.《雍正御制耕织图》(故宫馆藏).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宫廷画师.《雍正御制耕织图》(故宫馆藏).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7/2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宫廷画师.《雍正御制耕织图》(故宫馆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宫廷画师.《雍正御制耕织图》(故宫馆藏)
[清]宫廷画师.《雍正御制耕织图》(故宫馆藏)
  《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由于其“图绘以尽其状,诗文以尽其情”,形象生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劳动者耕作与蚕织的场景和详细的生产过程,而起到了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其本身也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瑰宝。 

《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这是中国古代很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清朝康熙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重新绘制,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并每幅制诗一章。焦绘耕织图令康熙皇帝龙颜大悦,在序首钤盖了“佩文斋”朱印,在序后钤盖了“康熙宸翰”阳文朱方大印和阴文“稽古右文之章”朱方大印,再命著名木刻家朱圭、梅裕凤镌版印制,颁赐臣工。
  焦绘《耕织图诗》问世以后,它的墨印彩绘本也开始出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将墨印彩绘本影印出版,令世人一睹珍品风采,又能了解唐末五代以来墨印彩绘之技法。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之《东方文库续编》中的《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所收之《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洋之影响》一文,将焦图与楼图作比较:
“最为不同者,则焦图应用西洋之***法以作画是也,”“楼图简单朴素,而焦图则纤细丽都。”
  据考证,雍正、乾隆两朝都曾几度摹绘、刊行焦绘《耕织图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朝冷枚(焦秉贞弟子、供奉内廷)、陈枚(画家、官内务府员外郎)绘制的焦图的绢本着彩摹绘本,而大连图书馆所藏乾隆时刊印的《御制耕织图诗》则不但有康熙的诗,雍正、乾隆时的御制诗也都赫然在目。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专家居蜜女士提及他们也藏有《耕织图》,真不知《耕织图》会有几许。有意思的是,焦绘《耕织图》成为当时景德镇瓷器中的一种特有纹饰。今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五彩耕织图碗,画面取“舂碓”和“分箔”两组题材。而楼(左王右为士加冤上加工加吋)的《耕织图》由于选材和表现手法上的长处,后世亦出现不少摹本。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据元代程棨摹本刻石,系阴刻,线条洗练刚劲。图存圆明园贵织山堂,石置多稼轩。1860年圆明园遭八国联军焚掠,程棨本《耕织图》不知所终,刻石被毁;直至1960年,残存刻石终归中国历史博物馆